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19万人横跨50年,JAMA告诉你,胖了真的会“伤心”!-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19万人横跨50年,JAMA告诉你,胖了真的会“伤心”!-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微胖”不要紧?胖了就“伤心”!
作者丨鲸鱼
来源丨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提要:
■惊了!胖点居然还不容易狗带?
■伤心!心血管不能承受之体重!
■变胖?即使活着也没别人舒坦!
惊了!胖点居然还不容易狗带?
过年过节干什么?心情不好怎么办?值班夜班怎么过?
当然是都是吃!吃!李树浩 吃!吃了这么多亚坦尼斯 ,钱包和腰围自然是此消彼长,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也跟着水涨船高……但是我不怕!
JAMA爸爸不是说了——
太胖太瘦死得早,微微一胖才正好!
2005年发表于JAMA的研究[1]提示,与体重正常(18.5 kg/m2≤ BMI <25 kg/m2)的人群相比,太瘦(BMI<18.5kg/m2) 或太胖(BMI ≥ 30 kg/m2)均会增加额外的死亡,而微微一胖(25 kg/m2≤ BMI <30kg/m2)却能减少额外死亡的发生。
2013年JAMA再次发话[2],与体重正常的人群相比,实在太胖的人群(BMI ≥ 35 kg/m2)其全因死亡风险会上升不少(HR 1.29, 95%CI 1.18-1.41),但微微一胖却能享受到全因死亡风险降低的“福利”(HR 0.94, 95%CI 0.91-0.96)。甚至连Lancet也随声附和,得了黑色素瘤胖点儿的人还有可能活得更长呢[3]!
居然有这等好事?我要管不住我点夜宵的手了!
且慢,要知道——
夜宵一时爽,心梗火葬场!
伤心!心血管不能承受之体重!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造成的死亡在全球可以称得上是独领风骚。根据发表在Lancet上的统计数据估计[4],仅2016年就有176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而令人闻风丧胆的肿瘤造成的死亡仅仅是其的一半(897万)。
即使是微胖界的人士也躲不过心血管疾病的“暗算”——心血管可承受不起你的体重!

Fig 2.1 JAMA Cardiology在线发表该项研究
2018年2月28日,JAMA Cardiology在线发表了一项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5]。研究提示,与体重正常的人群相比,肥胖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加,即使是超重的人群也不能幸免于难。
这次的研究收集汇总了美国10项大型长期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结果,总共纳入了超过19万名参与者,年龄范围涵盖了20-79岁的老、中、青三个年龄层,研究时间从1964年至2015年横跨近半个世纪,共积累了320万人·年的随访数据。
研究人员直接测量了参与者的身高和体重并计算其BMI,然后在随访期间记录参与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尤溪小虎网 ,包括致死及非致死性冠心病、中风、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其他CVD死亡。

Fig 2.2 参与者的基线情况
在190672名参与者中,有140835名(73.9%)为女性,平均年龄为58.7 ± 12.9岁,而男性参与者平均年龄为46.0 ± 15.0岁。其中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较多,年轻人吸烟的可能更大,在所有年龄层中,超重或肥胖人群均更易患糖尿病。

Fig 2.3.1 BMI增加,CVD的终生累计发病风险也随之升高
研究发现,体胖不一定心宽,但更容易心梗、心衰,心累不爱。
在中年人(40-59岁)总计85万多人·年的随访记录中,共发生了13457件心血管事件,包括7136例心肌梗塞、3733例中风和461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各种心血管事件在所难免,但与体重正常(BMI 18.5-24.9)的成年人相比,超重(BMI 25.0-29.9)、肥胖(30.0-39.9)、病态肥胖(BMI ≥ 40)的人群中发生各类心血管事件的终生累计发病风险越来越高,而在年轻人以及老年人之中也有类似的趋势。

Fig 2.3.2 年轻人(20-39岁)也有类似的趋势

Fig 2.3.3 老年人(60-79岁)也有类似的趋势

Fig 2.4 越胖,越有可能死于CVD
做胖子很辛苦,一不当心就玻璃心就碎得渣都不剩。
以中年人群为例,体重正常的人群中,男性(HR 1.33, 95%CI 1.24-1.43)本就较女性(HR 1.17, 95%CI 1.10-1.24)更有可能死于心血管疾病。而与体重正常的人群相比,超重(37% vs 28%)、肥胖(47% vs 39%)、病态肥胖(65% vs 48%)的人群更是雪上加霜,随着BMI的增加,不论男女均更有可能死于心血管疾病,而男性更甚。
不过,可别以为这样就结束了!
心血管疾病不仅想包办胖子的死因玉兰清苑,连活着的时候都不放过……
变胖?即使活着也没别人舒坦!
人一变胖,真是喝水都塞牙。
前脚刚刚担心完心血管死亡风险,后脚又不得不在活着的时候面对可能提前发生的各种心血管事件,由于超重、肥胖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较早,他们遭受各类心血管疾病“煎熬”的时间也会更长。

Fig 3.1 BMI增加,各类CVD事件风险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只要BMI超过了正常标准,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就会显著增加(HR 1.21~3.14)。
其中,充血性心衰与BMI的关系最为密切,病态肥胖的男性发生充血性心衰的风险是正常体重男性的五倍多(HR 5.26, 95%CI 3.65-7.57)东皇录,女性的情况也不容乐观(HR4.32, 95%CI 3.39-5.19),心梗、中风以及CVD死亡的的风险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在年轻人与老年人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Fig 3.2.1 超重、肥胖让CVD提前到来
在中年男性中,虽然超重人群(29.3年)和BMI正常人群(29.1年)的总生存时间差不多,但肥胖(27.2年)和病态肥胖人群(23.4年)的总生存时间则明显缩短。而在中年女性中,随着BMI的增加,正常(33.2年)、超重(31.8年)、肥胖(29.8年)、病态肥胖(27.2年)人群的总生存之间逐渐变短。
这是自然,肥胖除了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引起各类代谢综合征,甚至肿瘤[6,7],而各类代谢、心血管疾病又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8]。

Fig 3.2.2 年轻人(20-39岁)CVD也会提前
这些健康危害都实打实地体现在了寿命上,BMI正常的男女比起病态肥胖的男女将长寿5.6年和2.0年。然而,即使心血管疾病没有马上“发威”,将人置之于死地,带着这些疾病生存的滋味也不很好受。而BMI正常的男女与肥胖的同龄人相比,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平均要推迟7.5年和7.1年,能够享受更多更美好的生活。

Fig 3.2.3 老年人(60-79岁)CVD也会提前
同时,这一发现也为“肥胖悖论”(obesity paradox)[9]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超重的人群之所以在诊断出心血管疾病后活得更久,可能是由于他们发病更早,因此诊断也更早。超重或许不能延长人的寿命,甚至还会让他们在活着的时候遭受更多心血管疾病的折磨……
为了五十年后的自己,默默地关掉了外卖App,果然还是瘦点儿好啊!
Reference:
[1] Flegal, K. M., Graubard, B. I.战神领主 , Williamson徐梵溪, D. F., & Gail, M. H. (2005). Excess deaths associated with underweigh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JAMA. 2005 Apr 20;293(15):1861-7. doi:10.1001/jama.293.15.1861.
[2] Flegal, K. M., Kit, B. K., Orpana, H., & Graubard, B. I. (2013). Association of all-cause mortality with overweight and obesity using standard body mass index categori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2013 Jan 2;309(1):71-82. doi: 10.1001/jama.2012.113905.
[3] Association of body-mass index an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melanoma treated with targeted therapy, immunotherapy, or chemotherapy: a retrospective, multicohort analysis. Lancet Oncol, published online, 2018 Feb 12. doi: 10.1016/S1470-2045(18)30078-0.
[4] [1] GBD 2016 Causes of Death Collaborators. (2017).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age-sex specific mortality for 264 causes of death, 198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Lancet, 2017;390:1151–210. doi:10.1016/S0140-6736(17)32152-9.
[5] Sadiya S. Khan, Hongyan Ning, John T. Wilkins, Norrina Allen, Mercedes Carnethon, Jarett D. Berry, Ranya N. Sweis, Donald M. Lloyd-Jones. (2018). 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With Lifetim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ompression of Morbidity. JAMA Cardiol.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8, 2018. doi:10.1001/jamacardio.2018.0022.
[6] Jonathan Pearson-Stuttard, Bin Zhou, Vasilis Kontis, James Bentham, Marc J Gunter, Majid Ezzati. (2017). Worldwide burden of cancer attributable to diabetes and high body-mass index: a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ogy,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8, 2017. doi: 10.1016/ S2213-8587(17)30366-2.
[7] Yikyung Park, Graham A Colditz. (2017). Diabetes and adiposity: a heavy load for cancer.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ogy,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8, 2017. doi: 10.1016/ S2213-8587(17)30396-0.
[8] Singh, J. A., Ramachandaran, R., Yu, S., Yang, S., Xie, F., & Yun, H., et al. (2017). Is gout a risk equivalent to diabetes for stroke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etrospective claims database study. Arthritis Research & Therapy, 19(1), 228. doi: 10.1186/s13075-017-1427-5.
[9] Antonopoulos, A. S., Oikonomou, E. K., Antoniades, C., & Tousoulis, D. (2016). From the bmi paradox to the obesity paradox: the obesity–mortality associatio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besity Reviews, 17(10), 989-1000. doi: 10.1111/obr.12440.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116 2017 12 20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