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中,香港是怎样度过金融危机的?-竹简财经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中,香港是怎样度过金融危机的?-竹简财经
一、20世纪90年代 索罗斯崛起
乔治?索罗斯犹太人出身,货币投机家,资本大鳄,其身家比联合国中42个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索罗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金融战争,狙击各国货币,所到国家对他都恨之入骨。说是在当时,如果一个外汇交易员听到消息说日本央行干预市场,大家会哈哈一笑,该干什么干什么;如果一听说“Soros in!!",所有交易员会立刻跳起来,可见当时索罗斯的威名和实力。
1997年香港回归,国际看衰香港的声音络绎不绝,一颗浸润在西方社会百年之久的“东方明珠”如何与一个当时还相对贫困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融合?看衰、质疑、嘲讽……各种声音接踵而来。此时,以索罗斯为首的美国金融巨头们在接连打败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印尼之后,开始将目光对准了正在风头浪尖的金融之城——香港,从而掀起了一场足以彪炳史册的金融战争。
二、香港成为国际投机家的最后提款机
90年代初期成功预测苏联崩溃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1996年预言“东南亚国家出现严重的泡沫经济可能会发生金融危机”。他说,所谓的“亚洲奇迹”是“建立在浮沙之上,迟早幻灭。”因此国际大投机家、有“金融大鳄”之称的索罗斯来了。索罗斯说他在飞机上就看到了香港的经济泡沫。这伙国际投机家将香港当成他们的最后提款机,目标是:恒生指数跌至3000-4000点,港币贬值50%左右。届时香港金融市场将一片混乱,投资者和香港居民将会蒙受巨大损失,而国际投机家则从中获取暴利。1、泰铢失守
先找了一个最弱的羊羔试刀——泰国。1997年6月,国际投机家开始攻击,7月2日泰铢失手。泰国390亿外汇储备耗尽翁云凯,泰铢被迫自由浮动,泰铢兑美元汇率从25跌到60.泰国随即出现挤兑风潮,大量银行倒闭,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导致总理差瓦列下台,央行行长伦差·马拉甲辞职。至8月5日,42家金融机构关闭。2、主攻香港
1997年10月——1998年1月,国际投机家全面做空香港的股票、期货和港币(简称空军),大打歼灭战。导致香港股价暴跌,不到一个月,恒指从15200多点跌到8800多点,下跌6400多点,许多公司破产倒闭格斗纹章,一些中小银行出现挤兑风险。
1998年1月,香港最大的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百富勤(号称香港的“野村证券”——日本第一大券商)行将倒闭,李嘉诚、荣智健作为他的大股东,自身难保(长江实业的股价从98港元跌至28港元、中信泰富股价从53港元跌至9港元),因此不敢出手相救。据估计百富勤在印尼的总损失高达8亿美元。而百富勤在东南亚其他国家的业务也在这场危机中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特别是在泰国的业务受损最为严重。百富勤持有20多家上市的认股权证,恒生指数暴跌令持股量较多的百富勤损失惨重,股票损失至少近30-40亿港币。据估计百富勤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损失超过100亿港币,一个“金融神话”就这样宣告终结。香港首任特首董建华一上台宣布的最大新闻,就是百富勤的破产——香港居民因此送董特首“乌鸦嘴”称号。3、迂回战役
国家投机家发现香港久攻不下,立即转战外围。
韩元对美元汇率立即从800跌至2000,汉城股价指数从900点跌至300多点。30家财团一般破产倒闭;
日元对美元汇率从110跌至147日元,日经指数大幅下挫,从210000到14000。受此影响,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股市汇市大幅下跌。与此同时,俄罗斯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卢布对美元汇率大幅贬值,从6.2一下子贬值到26,导致国债利率大幅上升(80-120%),股票暴跌;政府无力偿还外债及国内债务。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货币汇率和股市双双暴跌,大量外资从这些国家抽离。1998年8月5日至7日,国际货币炒家返回香港,发动了继97年10月以来对港元的第四度大规模冲击。
三、香港政府为什么要干预?
1、保卫香港
我们知道香港一直以自由港而闻名于世,而从这场战斗开始起,特区政府一再声明“政府奉行不干预市场的原则”,但是如果有人怀着不良动机,企图破坏自由市场公平公正原则,损害香港投资者、企业和广大居民的利益,特区政府不会袖手旁观。如果特区政府不应战,就会出现股市暴跌、港币大幅贬值的凄惨局面。据当时权威机构估计:恒生指数可能跌至3000点左右,港币将贬值50%左右。到那时香港金融市场将一片混乱,在港投资者和香港居民将会蒙受巨大损失,而投机商则从中获取暴利。在恒生指数最高点——16820点时香港股票市值大约为5万亿港币,跌到6654点时大约为2万亿,损失3万亿港币;私人住房净值同时由3.8万亿跌到1.8万亿港币,损失2万亿港币;合计损失5万亿港币。如果香港按680万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损失73.53万港币。
2、 政治风险
英国人搞了100多年香港都是好好的,一回归就出事。香港回归之前,《财富》杂志专门出版了一个"特别发行本",其封面叫"THE END OF HONGKONG"--"香港的末日",预测香港回归后四年完蛋。后来不得不承认预测失误撒旦囚爱。3、 国内金融危机风险
如果港币汇率保不住,人民币汇率肯定保不住(当时人民币黑市价达到9-10,资本外逃相当厉害),这有可能导致国内全面的金融危机,而当时的中国对金融危机没有半点认识和丝毫准备。
四、双方实力对比
1、多方---中国和香港政府
战将:中银香港总裁刘金宝,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刘金宝当年在里根总统遇刺时,在国际市场上初露锋芒。资金:940亿美元(英国政府留下的外汇储备)+ 153亿 + 1500亿 =2593亿美元
2、空方---国际投机家、金融大鳄、炒家们
战将:量子基金索罗斯,老虎基金罗伯逊,摩根斯坦利巴顿比斯……,索罗斯因1992年打垮英镑而威名远扬,从此国际金融市场变成了投机家的天下,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在与国际投机家的对抗中取胜波姬·小丝。 资金:投机资金有3万亿美元,而可调动资金高达30万亿美元。
3、战场
要描述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首先必须简单解释一下香港这个金融市场和投机者的操作过程。投机者的操作过程大概要涉及四个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在假设某国际投机商手中有一笔港币,他先将港币在即期外汇市场兑换成美元,然后用美元作抵押在资本拆借市场借入港币,再用借入的港币作保证金在恒指期货市场上抛空,(为了使恒生指数下跌,他还可以借入蓝筹股在股票市场上抛空)当港币遭狙击时,金管局释出美元,大量港币流回金管局,市场流通的港币减少,拆借市场利率上升,从而导致融资成本增加,商业活动萎缩,股市下跌。周开开这样投机商就能从恒指期货抛空和股票市场抛空中双双获利,投机商再用这些利润去套取更多美元,如此循环往复。如果港币贬值,则获利更丰。当然具体投机过程形式多样,手法千变万化。特区政府反其道而行之平原县教育局,一方面大量卖出美元以保持汇率稳定;另一方面用手中积累的巨量港币在恒指低位时大量买进股票和恒指期货,推动恒生指数节节上升,使得投机商在恒指期货和股票市场上的盈利企图落空,甚至出现亏损。同时利用利率上升,使投机商融资成本增加,从而迫使投机商平仓出局。
五、金融保卫战----“官鳄”最后决战
1998年8月5日至7日,国际投机家们短短三日抛出近460亿港元(60亿美元)沽盘,港元受到自建立联系汇率以来最大规模的狙击,来势比97年10月更凶更狠。金管局首先在外汇市场上公开与国际金融大炒家叫板,炒家每卖出一盘港元,金管局便吃下一盘,而且吃下的是便宜的港元。金管局主动以政府财政储备承接了炒家的近500亿港元沽盘,再把买回来的港元重新存入银行。以此来压低拆借利率的升势,减少对经济的伤害。按照香港货币局规定,金管局倘若要在外汇市场以美元购回港元,必须以固定汇率1美元兑7.8港元的价格购买。而这次却以炒家的卖价7.75港元悉数买进,引至炒家们大喊不公。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说,这次购买港元,并非为金融管理局本身购买,而是替香港政府即国库购买,因此并没有违反货币局的严格规定。到1998年7月末,香港外汇储备为965亿美元,居世界第三,排名第二的是中国内地,约为1400亿美元。第一回合到7日星期五下午四点半,以香港金管局小胜暂告一段落,汇率稳定在1美元兑7.75港元左右的水平上。因为股市受挫的程度并不大,期指下滑也不大,炒家无功而返。但他们并未罢手。下一个目标就是证券市场。
世纪豪赌拉开帷幕
8月13日,在恒生指数跌至6654点低位时,香港政府进场买进股票。8月14日,香港政府正式动手干预股票市场,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纪豪赌"。香港政府动用外汇基金和土地基金同时进入股票市场和恒生指数期货市场大举吸纳,致使那一天的恒生指数反弹560多点,升幅达8%,以7224点收盘;8月17日,全球股市暴跌,恰好星期一为抗日战争胜利日,香港休市,避过了冲击波;8月18日,美国股市已大幅回升,日元也开始回稳,亚洲各地股市全面反弹。这一天是公众假期后首个交易日,香港政府保留实力,恒生指数窄幅波动,大市终盘微跌14点,以7210点报收;8月19日,香港政府外汇基金继续入市,大挟淡仓,指数攀升412点,以7622报收;8月20日,大市于高位7900点遇到初步阻力古宁头大战,而香港政府买盘亦稍为收敛,指数于7742报收,升120点;8月21日,外汇基金入市未见积极,八大外资亦于尾市联手,使期指尾市狂泻200点,指数当日回软,以7527报收,跌215点;为了能在这场战役中取胜,8月22日江总书记在北京会见了一批香港知名实业家。江总书记说:“香港企业家对香港的繁荣肩负着历史的责任”。“只要香港政府提出要求,中国政府无条件全力支持”。特首董建华晚上来不及休息,严查“卖国贼”——谁在这个时候抛售股票,谁就是“卖国贼”,并及时对媒体公布“卖国贼”名单。8月24日,香港政府重组实力,为入市干预以来最大规模,最后大市急升318点以7845报收。8月26日15点08分,一直扮演买家角色的香港政府一改面孔,突然收起所有股票现货和期指买盘,并主动沽空恒指期货,引发炒家急忙跟风追沽。短短两分钟,恒生指数急挫160点,恒指期货下跌近300点。这时,香港政府突然反过头来,再度入市收复失地,大量买进股票和期货合约,将股指和期指顶回原来的水平。此番试探,香港政府暗吸一口冷气,炒家实力不可小觑,恶战在即,一触即发。8月27日上午10时,香港股市开市。激战开始,炒家的卖盘就如排山倒海一般扑来。在第一个15分钟内,成交额即达19亿港元;在第二个15分钟内,成交额为10亿港元;在第三个15分钟内,又是10.9亿港元的股票成交。而在收市前的15分钟,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成交额高达82亿港元清宫游记!单香港电讯股票一项,政府推出的1亿港元的买盘,不到9分钟即告全部成交。状态之惨烈,令场上“红马夹”目瞪口呆。这一天,香港政府动用了200亿港元,委托10家经纪行在33家恒指成分股上围追堵截。炒家几番突围,未能如愿。最终,恒生指数报收7922点,比上一个交易日上扬88点,全天成交额230亿港币。这是自97年11月4日以来的最高额。
8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两位副行长直接坐镇香港,准备了600亿港币,准备随时参战。8月28日是恒指期货的最后结算日,胜败在此一举!恒指期货的结算价格为这一天每五分钟恒生指数报价的平均值,因此,要抬高结算价,就必须保证恒生指数走势平稳。要达此目的,香港政府非得竭尽全力,死保死守。这一天不仅香港600万人屏住呼吸,注视着股票行情;全世界都在关注着这一事态的发展。为了增加投机家的融资成本,香港金管局将当天的隔夜资金拆解利率上调到破纪录的280%。上午10时,决战打响。香港政府与金融大鳄立刻在"汇丰控股"与"香港电讯"上展开激战。炒家的抛盘气势汹汹、排山倒海,政府军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个不剩,全盘买入。开市仅5分钟,成交额即高达30亿港元!与此同时,香港政府同时在33只恒指成分股上设下买盘防线,全线防守。中午12时午市收市前,战斗又趋激烈,“长江实业”、“中国电讯”等多个蓝筹股被炒家疯狂抛售,并有大量欧洲基金入市。滔滔股海,香港政府一木擎天。午市收市时成交额报409亿港元。下午开市,战况更趋严峻。炒家的抛盘滚滚而来,特区政府全线死守,平均每分钟就有价值3.5亿元的股票易手。下午,转战期货市场。政府在巨量买单坚守8月的基础上,为了防止投机家将8月恒指期货转仓9月,午后政府狂沽9月期指,在8月恒生指数打压至7000点下方,令国际投机家难以抵挡。下午四时整,恒生指数终于在7829点定格!惊心动魄的四个小时,全天交易额达到了香港股市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790亿港元!大约是平时成交量的十倍。其中有600多亿元为特区政府所为,政府几乎成为市场的唯一买家。恒指期货最终以7851点结算。在总共10个交易日中,香港特区政府约动用相当于1200亿港元的外汇储备,将恒生指数上拉1169点。香港政府在期指市场获利约20亿港元,投机者的损失估计为12亿港元。香港特区政府在汇市、股市和期货市场向国际投机家、金融大鳄索罗斯们发起全面反攻武皇屠天,初战告捷。8月28日战役结束后,国际投机家仍然不甘失败,伺机反扑。索罗斯量子基金投资主管斯坦利在CNBC电视节目上公开宣称“香港政府救市解决不了问题”、“九月见分晓”。当时市场上仍然弥漫着悲观情绪,担心香港政府顶不住国际投机家的攻击,香港政府拼死应对。一方面,香港政府及时调整策略,改变游戏规则。特区政府的资金有限,远远比不上国际投资商能调用的资金,故很难与之长期抗衡;因此立即出台了一系列限制金融投机的政策和措施,如"金管7条","金管30条"。主要为:大幅提高期货保证金、限制期货交易数量、公布期货大户持仓量、限制股票抛空,实行T+2交收制度等,及时有效地遏制了国际投机家的后续进攻。对这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国际投机家大呼香港政府破坏金融秩序和国际惯例规则。事实证明:战争是不讲手段的,我的地盘我做主,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另一方面,特区政府和香港人民的运气来了。其时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波及世界,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特别是8月份,许多国际投机家在俄罗斯金融危机中遭受巨大损失,其中美国最负盛名的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因巨额亏损250亿美元而宣布倒闭。美国及主要西方国家为了防止“危及自身”加强了金融监管、打击国际投机,迫使银行收紧对对冲基金的信贷。国际投机家被迫撤出香港。至此,一场腥风血雨的战斗终于告一段落。
“惨胜”
据香港特区政府后来估计,香港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股票损失大约3万亿港币;私人住房净值由3.8万亿跌至1.8万亿港币,损失大约2万亿港币;公司及其他损失大约1.8万亿港币——合计损失大约6.8万亿港币。如果按680万人口计算(当时香港人口600万左右),香港人平均每人损失100万港币。
其实,严格说来,不能说特区政府取得了“胜利”,只能说国际投机家阴谋没有完全得逞,对冲基金们还是获利离场的,香港政府的干预行动也没有直接损失。而香港经济为此付出的代价难以估量。正如当时的财务司司长曾荫权事后称,香港政府在与国际炒家的对决中,只是——“惨胜”。
香港保住了联系汇率制,为此付出的代价难以估量――商业活动萎缩、投资减少、楼价大跌,消费疲软、高失业率、经济负增长等。一直持续到现在。原因是(1)政府干预破坏了香港自由市场原则。在外汇市场上,政府干预是经常发生的,但政府干预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几乎没有先例,因而遭到国际上一些人的强烈谴责和不满。(2)政府既制定规则,又参加游戏,而且可以随时修订。吓走了许多投资者和投机商,市场从此死水一潭,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不管用那种方式,市场萎缩都将成为必然)。
六、意义和影响
1、稳定香港
稳定了香港金融市场和金融秩序,保住了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避免许多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即使这样,许多中资机构和香港上市公司在这场危机中因在高位回购了大量股票而遭受巨大损失。
2、稳定中国
对人民币汇率稳定起到关键作用,避免金融危机袭击中国,其意义之深刻不言自明。
3、稳定世界
对防止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稳定全球经济起到关键作用。东南亚金融危机已危及到美国及世界的经济金融安全胜券在手。如道琼斯指数两次超过500点的暴跌(97年10月28日554点,98年8月31日512点)都与香港金融市场动荡相联系。自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国际社会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外国领导人在会见中国领导人说的第一句话是:“中国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保持人民币不贬值是对世界经济的一大贡献,了不起”。
4、打击了国际投机家
结束了国际投机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盛行肆虐的时代。使人们对所谓的“对冲基金”的破坏性、对整顿国际金融秩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许多国家的政要和学者纷纷要求整顿国际金融秩序、限制国际投机资金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其中包括格林斯潘,原来他批评香港政府“干预是不适当的,对冲基金没有危险”。后来美国经济受到影响,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倒闭,他又说“香港政府维持联系汇率对全球经济有利,要加强对对冲基金的监管”。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89 2018 06 13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