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1998年 悠然的幸福──苦与乐-中观论颂

1998年 悠然的幸福──苦与乐-中观论颂
悠然的幸福──苦与乐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追求幸福快乐的人生」,无疑的,是千百人所共同努力奋取的目标。然而可叹的是,这世上真正快乐幸福的人,却少之又少!是幸福快乐本如梦幻泡影,了不可得?还是我们歧路亡羊、南辕北辙而找不着?
如对此悬疑不能澄清,那也难怪,到底我们是坠在生活的十里雾中啊!往昔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已徒劳无功矣!这是多么令人不甘心的事啊!为了让我们的努力如愿以偿,现在就让我们来揭开「幸福」神秘的面纱!
一、苦为乐本
快乐本由苦而生,如自古所言的人生四大乐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但若天天沉醉温柔乡、高官厚禄、风调雨顺、亲友满堂,试问还有何乐可言?只有被那道悠然神秘的墙挡在门外,才会觉得它可贵。
?
如自识得男女性别,稚弱的心灵就屡屡憧憬盼望,我的「伊」,将是如何、如何?于是朝朝、暮暮、寻寻、觅觅、忙忙、碌碌,好不容易,终于长大了,终于追到了,终于拜天地,进洞房了,从「关关睢鸠」到「琴瑟合鸣」,快乐可来得真不容易啊!
再如天候正常、风调雨顺、天天平安,还有谁会觉得快乐?倒是久旱未雨,处处尘沙、草木枯黄,急得人畜五脏如焚、七窍生烟。最后,苍天垂怜,好歹下个倾盆大雨巴蒂克劳奇,大伙于是才欣喜若狂!如此,真快乐吗?苦望焦等的过程就够你痛苦了。
又如举目所睹,唯见异类,真是抑郁满怀,然而若在这感慨万千、嗟叹不已中,乍见故乡知己,那可就更能感受到「他乡遇故知」的喜悦哩!
因此,快乐的由来是因痛苦的减免!也因束缚的解脱!如身体健康不如久病痊愈来得快乐;物若常保,不如失而复得来的欣喜,不经痛苦、束缚的煎熬,那来快乐的舒泰?因此,要获得快乐,先尝尝痛苦的滋味吧!
或许有人要反驳:「要快乐很容易啊!美色、好声、珍香、美味,马上就可尝到它的欢喜,其间何有痛苦的历程呢?」
事实上,他错了!痛苦只是轻忽或麻痹而忘却罢了,这从人们对芸芸万物的价值观中即可明了!大家都以冥冥与我心相合者为美好,以致对此景象看似蓦然得之,实则寻之已久!
众生业识承流,生而带有分别心,此心既存,实时时处处,千山万水寻求其合意的对象,但投缘的对象又岂是易获,于是不得则瞋怨,寻得则贪爱,以致得取的刹那虽欣喜若狂,但历来所累积的瞋怨也着实不少。当然也就称不上是「快乐人生」了。
二、乐转苦生
如果快乐真能永恒不失,那么在追求的过程中,即使需历尽千辛万苦利刃坊,也是值得的。可是事实上,却非如此。如洞房花烛夜后,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得张罗;传宗接代后,又不得不细加抚养照料;又如结婚前,彼此交往隔层纱,像雾又像花,既神秘又甜蜜;如今日子一久,相处的时间长了,再也寻不出什么新鲜、刺激来,于是爱的誓言,变成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苦不堪言。
「人往高处爬」,幸福似乎永在遥远的天边;「登高必自卑」,快乐虽在彼山频频招手,但在还没拥抱她之前,还得先让痛苦在此连连绊脚才行。因此,在追求快乐之前,先得要有「愈高愈难爬,愈远愈迂回,爬高摔重,行远路迷」这层心理准备才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此山,望彼山高;到彼山,又觉此山高。人总是不知道去珍惜现有的幸福,以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君殊不见每个成人都怀念着童年天真无忧的岁月,他们戚戚地唱着「忆儿时」;每个孩儿却羡慕着大人的权威和架势,他们天真地嚷道「只要我长大」。又人们总常说:「假如有一天,我将如何如何!」「想当年,我曾怎样怎样!」幸福快乐不是在未来的遐想中,便是在过去的回忆里。
如此愈是追求快乐,快乐便跑得愈远,痛苦来得愈急了。因为天上的彩虹,是够绚丽魔运苍茫,但抓不着;水中的倒影是很清莹,却捞不得。「往天国的门总是窄门」,如此将幸福定义于功名利禄的局限中,然后再拼命地往那缝隙里钻,难免要觉得乐远苦近了。
三、离苦得乐
佛法讲苦,不只是叫苦、叹苦而已。讲苦除了当明了痛苦的现象外,更要能剖析痛苦的成因,直到彻底的解脱后,才算真正的离苦得乐,才算完成「四圣谛」一脉相承的目的。只是怨苦、畏苦,不配称佛法。
前面说到:「有心追求快乐,反是痛苦的成因。」同理,我们也可倒过来说:「无心避免痛苦,即为快乐之所在。」快乐其实不在高远处、狭缝里,而在平近处、宽敞间。其非从他生,本自有之;不在过去、未来,而在当下。无需力争,即可称心而受,经过努力得来的快乐,不过是相对的快乐,俯拾可得的快乐,才是绝对的幸福,这道理我们可从下列几方面来阐明。
㈠平近之乐
高远处,虽耀眼夺目,但未必如平近处,来得安稳自在,如大鱼大肉吃多了,反觉得青菜豆腐清爽可口;高楼大厦住久了,不如野外踏青、露营来得清凉有劲巧做椅套!与达官显要、名门闺秀攀缘久了,反不如与天真无邪、健康活泼的小孩,说故事、玩迷藏来得开心;又气派的西装,典雅的旗袍穿久了,也不如家常便服来得轻松舒适。而这些情况,也正是「高远亮丽」,未若「平近自然」来得受欢迎的原因。
㈡宽敞之乐
什么是快乐?那里有幸福?快乐隐藏于一切轻松悠闻的态度里,幸福涵融在一切宽敞的心田间。如学生放假了,一定是撇开书本,大伙一邀去爬山;不然就是二三同好一同往电影院里钻;而电影院的员工下班后,大概也是看书、爬山、上馆子吧!而在馆子里工作的人打烊后,应该也不会留在馆中吧!所谓休闲活动就是放下你的本行吧!而本行为何不休闲呢?因太过用心所致。如此看来,有心追求快乐,快乐反成痛苦;无心追求快乐,快乐则能左右逢源。李思晓
㈢静观之乐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大自然的变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有的人因此情趣盎然,有的人却麻木无睹。可见快乐的获得,不仅只是存在境界之中,而是要从境界中去觉受。这也就是敏锐、纤细的心,较能感受多彩丰富人生的原因。
「万物静观皆自得」忍将吧,人情世故之间,念识转化之际,快乐与否,全在其间此心之用。
㈣创造之乐
「摘来的果儿甜」,不管是动手去做,或用脑去想,能够随缘点化,即能攫获「创造的喜悦」,如亲手做的料理,自己种的果菜,吃起来天仙配后传,就是不一样;偶尔去展览会看古今名画,大开眼界,也未必如信手涂鸦来得舒畅满怀瑞竹岩。由此可知,快乐的涌现邪剑至尊,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从不断地开发、创造中获得的。
㈤心有所得之乐
「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对世间一切,能从各种角度去找寻与自己心灵最亲和的空间,并以清朗的态度对其有所觉受、创造,快乐便从中泉涌了。应知「心虽不离于境,境却未必得心」的道理。否则,心一昧沉迷情欲、随境浮沉,那么,即使已登上最高远、最颠峰的顶端,人也照样是不快乐的。
人心不同,因此一味盲目步随他人的后尘,也未必能感受与其相同的快乐。时时刻刻保持清明、灵活、超然的心,才是自己最宝贵的秘方。
㈥心无所累之乐
前面所述及的种种之乐,只是世间的有漏之乐,并非宇宙间的永恒之乐。因在「有漏之乐」的境界中,境界一变,心念一转,快乐即不断地随之变动,如此载浮载沉,波动不已。这种因造作所得来的快乐,不免令人患得患失,故非长保长存的幸福。
那么,什么才是绝对的幸福呢?「心无所累!」因真正的幸福,必待心念的担子卸下后才能感受!心念顺畅,或许能享受一时快乐的境界,但仔细分析,它不过是将负重减轻而已,担子并未失去,而担子既在,快乐便成了幻象,且又熏习了更多痛苦的种子。
为何众生皆注定要受这担子拖累呢?如前述「众生业识承流,生而带有分别心。」此心既存,「累」便从中油然而生,因此,只有修持佛法的戒、定、慧才能真正进入极乐解脱的境界。
淡泊宁静的戒乐:俗谓:「多欲多苦,知足常乐艾诗缇欧碧玺。」欲本如火如荼,逼迫人、陷害人,也狂惑人。人一旦为欲所牵累,即如猿马躁动,一刻也无法安宁。因此,想将心安于无累的舒泰中,就必先制之以戒,不贪求、不苟取,久而久之,自然能因淡泊而宁静、安乐。
轻安舍受的定乐:通常人一旦为物所动,心湖的涟漪,便荡漾不已,以致失去内外的平衡。因此,人欲从尘境中超脱出来,就必得先「观受是苦」,而轻安舍受。如此心境自然能超然澄净,时溶于无受的定乐之中。
圆融无碍的慧乐:一切苦,因矛盾而生,而人既有我欲、我见,矛盾自然也就不能免,而矛盾中若再加上取舍,痛苦便更是无穷无尽了。因此,欲享受真正的快乐,就必须如大树拔根、长河塞源,将我见、我欲,泯灭无余。如此,即可圆融一切境界,而从中所得的慧乐,也才是绝对的幸福所在。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115 2018 03 23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