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1985年考察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第三篇-马边风向标

1985年考察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第三篇-马边风向标

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其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而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打开万担坪,世上无穷人”,这是在马边民间广泛流传的俗语,体现人们对富裕生活追求。也表达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大风顶神秘境地的向往。“万担坪”就在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内。为了更好的宣传保护、开发利用大风顶的宝贵资源,1985年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决定由县政协科技组、县科委、县农业区划委员会三家牵头,组织对马边大风顶进行首次综合科学考察。这次考察也是完成乐山市科委下达的重点科研课题和乐山市农业区划办下达的战略调查项目任务,因此有一定的科研和调查经费支持。


1985年5月24日下午,大风顶综合考察队在城区的一行20人,在县政协会议室举持授队旗仪式。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在家的领导王志清、邓彬如、张培钦、崔怀玉等参会。考察队副队长龚海东向县领导汇报了综合考察队的各项筹备工作和确定的考察内容、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考察的路线、时间、人员编组等情况。县委副书记王志清在会上讲话,她说:“考察大风顶是我县科技工作上的一项很光荣的任务,县委、县政府领导都很重视,都认为考察大风顶是势在必行、众望所归之事。大风顶是祖国西南的绿色瑰宝,蕴藏着大量的科学奥秘。地区(乐山)农业区划办已把大风顶和峨眉山并列为重要的风景区,我们应当为开发大风顶做出贡献。这次考察的成功,其意义将是很深远的,必将载入我县的光荣史册,同志们也将为我们马边十五万各族人民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她勉励大家说:“这次考察的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尊重。希望大家在考察中要发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考察中要充分注意安全,并预祝全体同志考察成功”。参加座谈会的其他领导也发了言。
座谈会结束后,授旗仪式开始。县委副书记王志清,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彬如同志将一面绣有“马边彝族自治县综合考察队”的红底黄字大红队旗授予队长张培钦、副队长龚海东。


1985年5月25日早上8时许,考察队员带着各自的行装,到达县政府大门口集中,约9时许,党政机关在家的领导和机关的同志们一道敲锣打鼓热烈欢送考察队出征。考察队出发共计三辆车:一辆吉普车、一辆县医院的救护车、一辆货车。汽车上戴了大红花,贴上了大红标语“向考察队全体同志学习!”“向考察队全体同志致敬!”“热烈欢送考察队光荣出征!”“预祝考察队圆满完成考察任务!”9时许,考察队乘坐的汽车发动,考察队员列队,县委副书记王志清,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吉拿阿桑,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彬如,县政协副主席崔怀玉等同志走上前去与队员们一一握手送行。汽车在一片热烈的掌声、锣鼓声中鸣着长笛徐徐地驶向远方……

1985年5月26日上午,向导、马帮到达永红乡小学,马帮载着考察队的辎重,在向导的带领下,考察队向麦子坪(海拔1380米)前行。到了麦子坪村小学,考察队住进小学教室。晚上开始,天空一直下着中雨,一连三天都是雨,考察队便利用“打雨班”的三天建昌天气预报,邀请当地的彝族老人述说、有关大风顶的民间传说故事并,加以整理麟游吧。


5月29日,雨虽然小了,但还是一直下着,考察队不能再等待了,决定穿上雨衣,冒雨行军。从麦子坪小学到我们的第一个野外营地“森捏洛普”(海拔3040米),大约需要一天的路程,队员们冒着雨穿越丛林。按照考察队的分组,各自开始进行着考察工作,有的挖土壤样本,有的观察植被变化,有的测量气候,有的采集植物样本,边走边工作,有的队员还不时从身体上扯出吃得饱胀的蚂蝗。考察队员们首次经历这艰难困苦的考验。大约傍晚时分,我们到达营地。大家动手搭建帐篷(白色塑料蓬),有的找来竹木,有的解开绳索,展开塑料薄膜。砍去杂草、荆棘,顺出一片空地,搭出一个或几个供队员栖身的窝棚。当队员们铺睡垫时发现地下全是积水。只好将塑料薄膜铺在最低层,然后垫些竹叶,再铺上草席。一天的边行军和边工作,队员们都很困乏,草草的吃过晚餐后,准备了第二天考察所需装备后,在潮湿的窝棚里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尚道上学去,天刚蒙蒙亮,很多队员就醒了,发现雨已停了,特别是摄影组的队友们更是早早起来准备好各种拍摄器材,约7时左右,深林里云雾缭绕,站在山坡制高点,看见浓云翻滚,太阳即将喷薄而出,茂密的深林,大叶杜鹃的绽放公子晋阳,云杉的挺拔,好一幅秀美壮观的美图。拍摄组的队友们,纷纷抢拍下每一瞬间的美景,一筒一筒彩色胶卷就这样第一次记录下了大风顶深处的云海、日出与杜鹃花的异彩。
综合考察队在"森捏洛普"驻扎了三天三夜,各考察组收获很大,采集到了密林深处的各种气候、土壤、植被、影像等数据资料。每天工作采取到的数据和标本都在当天记载、整理、装箱。


在“森捏洛普”区域考察完后,队部决定向野外考察的第二站“石日一德”(海拔3400米)挺进李凯丽,1985年6月1日,全队收拾好行装,在向导的带领下出发了。
这天天气阴间多云,我们边行军边考察,逐步走出了阔叶林、针阔叶混合林带无国界行动,经过纯针叶林带,林间多杜鹃、箭竹、灌丛,地面、树上苔藓繁茂,我们逐步走出林线,进入亚高山草甸区域。这个区域为亚高山灌丛草甸,草层由茅草为主导草类组成。有杜鹃灌木在其间,我们看到有的云杉树低矮且分枝多,有的很像迎客松。在林线附近有各类杜鹃和线菊、忍冬等植物,不时还看见有蚯蚓活动,这个区域内还产贝母。
再往上行,就基本上是稀疏的草甸了,厚而宽的山体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有表层泥土流失后裸露出的岩石,岀露的有镶嵌在玄武岩中的蓝色、红色、紫色、白色的水晶石,也有岩体崩裂形成的孤石,千姿百态,形象生动,是天然的旅游景点安若菲。有的队员边爬坡边在崩塌的岩石堆中寻找到棱角和柱状都十分完整的水晶石,高兴极了。下午3点左右,我们到达了“石日一德”,这是大风顶主峰脚下,大家放下行装,一起搭建好营地,遥望大风顶主峰,心情很不平静。队员边整理一路上考察的资料,一边笑,心情十分舒畅。
报务员刘闽江架设天线,彝族向导们帮忙摇动手摇发电机给电台供电,队部理好电文,交由刘闽江拍发。每天电报将考察队的一切工作、生活情况发往县城邮电局报房,再由报房将电报送交在县城指挥的张培钦队长。队长将考察队的情况及时向县四大家领导通报,并通过张培钦队长把县领导的指示和祝福通过邮电局报房发往我们的电台,转交到副队长龚海东同志手中,传达给每位队员。


1985年6月2日吃过早饭,我们全体队员,加上保护区的护林员一共28人向大风顶的顶峰发起冲锋。队员们沿着陡峭的草坡,行走在云雾之中,经过三个小时的爬山,中午12点15分,全体队员登上了大风顶的主峰——“偶石麻”。(海拔4035米)山顶大约有50㎡的圆凸平地。那天天气不好,四周全是大雾。能见度不足10米。狂风大得惊人,我们的队旗在大风中只听得吹的啪啪响,不一会队旗的边缘就被大风撕裂了。人迎着风面呼吸都困难,我穿着雨衣,背向着风面,斜着身体,就像托靠在沙发上一样,人也不会倒地。在山顶的西坡生长着绚丽多姿的迎风挺立的白花杜鹃,繁花朵朵,我们用照相机拍摄了许多珍贵的照片。
1985年6月2日这一天,是我们考察队员永生难忘的一天。我们拥抱,相互祝愿这一时刻,我们纷纷合影留念。在大风顶的主峰上我们还看到了国家地标基准点的水泥基石屹立在主峰上。
我们前后在主峰上考察了一个小时后,撤回到“石日一德”营地马梓豪念慈。队友们都还在诉说着主峰的喜悦和感受。葛洧吟晚上全体考察队员还开了一个篝火晚会,每人都表演一个节目,唱歌的、唱京戏的、吟诗的、讲故事的……
宿营地在海拔3400米,因气压低,有的队员时有鼻血流出,开水温度在50——60度左右就沸。不用高压锅煮饭,是不能把米煮熟的。大家就把腊肉切成坨坨,与米一起放在高压锅里煮,这就是我们在“石日一德”的主食,整个考察中安新三台吧,我们没有新鲜蔬菜吃,有时采些竹笋吃。

考察队向着这次考察的最后一站——白家湾进发,1985年6月8日,下午2点左右到达白家湾乡(现烟峰乡白家湾村所在地)。到达后,我们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热情欢迎。白家湾乡文艺宣传队还为考察队进行了慰问演出,每个考察队员都心情舒畅观看了精彩的彝族舞蹈表演。晚上,随队医生都要求大家烫烫脚,这是自考察队出发后第一次洗热水脚。大家分散住在乡政府和彝族同胞家里,美美的睡了一个安稳、舒服的觉。
1985年6月9日上午11时左右,全体考察队员乘汽车安全返回了县城,县领导亲切的慰问了大家,陪同我们共进了晚餐。
回县后,考察队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标本、照片归类成册,分类整理,撰写各类考察报告。向全县机关干部作考察报告。还到乐山向市委、市政府、市科委、市区划办、市林业局、市农业局、市环保局等部门作了汇报。市领导张绍先、何一心、市政府秘书长陈肃凡亲自浏览了大风顶的考察图片、听取了汇报。肯定了这次对马边大风顶的综合考察工作,并要求做好后续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考察队按照市科委、市区划办的课题要求全面完成了任务,分门别类写出了“考察归来告慰党的”综合报告,以及气候、土壤、植被、大风顶民间传说故事、风光考察的分类报告。这些考察报告归档于县区划办。首次马边大风顶综合科学考察工作结束,考察队解散。
相信,每个人都有办法让世界往美好更靠近一小步。我非常相信一件事:你,就是力量。关注马边风向标,传播马边风情美景!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114 2018 09 05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