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1982年史料:明代“固原旧边”下马关东边墙,作者提出宁夏是长城博物馆-下马关微生活

1982年史料:明代“固原旧边”下马关东边墙,作者提出宁夏是长城博物馆-下马关微生活




下马关微生活·汇聚乡音乡土乡情
?添加小编微信“15951667155”快速投稿
下马关东边墙 明长城同心段 明代“固原旧边” 1982年史料保存
《明代“固原旧边”》
许成 /著
此文原载《固原师专学报》1982年1-2期
作者简介:许成,男,汉,宁夏人。原宁夏文物局副局长、研究员,获政府特殊津贴。1953年生于永宁县雷台村,197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6年毕业后进入宁夏博物馆考古队工作,1986年任宁夏文物考古所副所长,1990年任宁夏文物考古所所长,1997年任宁夏文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0年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局局长,赵c2007年任宁夏文化厅巡视员、研究员,2013年退休。著作有《宁夏古长城》《西夏陵》《海原菜园》《贺兰山岩画》《戎狄青铜文化》《宁夏历史文物》《宁夏考古史地研究论集》《宁夏四十年考古发现与研究》《贺兰山文物古混沌轩辕诀迹考察与研究》等。

明代在宁夏境内黄河以东,不仅在花马池(今盐池县)一带修筑边墙1,而且还在固原城以北150公里的下马关一带修筑边墙,作为二线防御。1981年的下半年,我们根据有关文献中对这道边墙的记载,在同心、海原二县境内进行了实地考察。情况简介如下。
据明代《嘉靖固原州志》记载,自榆林神木堡黄河至甘肃兰州黄河之间,其中经过宁夏的这1000公里地带,东西山势联络,中间深沟悬崖,逶迤相接;约有十分之六七的地段,稍加铲削,筑墙立营,就能够设险扼守,组成一道防御线,阻挡北方敌人的南侵之路。唯独在东起固原卫与甘肃环县交界的响石沟,西至甘肃靖虏卫(靖远)的花儿岔,这长约600余里地段,平漫可以通行,无以阻挡入据河套蒙古火筛部的南下侵犯,需要大规模的修筑长城。现在的同心县与海原县,明代时大部地面属固原卫与靖虏卫管辖。因此,自明弘治十五年至嘉靖十六年,曾经在这一带大规模的修筑过边墙。《九边考》记载:“弘治十五年,总制尚书秦纮奏筑固原边墙,自徐斌水起,迤西至靖虏花儿岔,长六百余里,迤东至绕阳,长三百余里,即今固原以北内墙也”。徐斌水,今名徐冰水,在同心县城东北80里;靖虏即今之甘肃靖远县;绕阳,古堡名,在盐池县城以南,今陕西、甘肃、宁夏交界一带。所谓“内墙”,就是指与经过宁夏西北部的长城相对而言之中美貘。
修筑这道边墙,是弘治十五年2,“尚书秦纮,奏起陕西八府民夫,铲山挑沟,设险以备胡3”。始于榆林管辖的定边营南山口,向西南经石涝池堡、绕阳堡、三山堡,以及甘肃环县管辖的甜水堡关,而进入环县与固原卫交界的响石沟,这段边墙长150余公里。再由响石沟而西则经固原卫所辖的下马房关、徐斌水堡、红古城堡,靖虏卫管辖的干盐池、打拉赤,经青沙岘到达靖虏卫的花儿岔,全长318公里。其中打剌赤至靖虏之间的青沙岘40公里地面,地处沙丘,随风流走不可修筑。其余地段山势联络,挑堑铲崖,略加铲削,用力不多即可设险防守。弘治十八年初,北敌大举入寇,围困灵州等处。年底,又自花马池、清水营两处拆墙进入,由下马房响石沟直至固原、隆德县、静宁州、会宁县抢掠后,由西安州出境5。因而,接任三边总制的杨一清,为加强下马房至靖虏卫一线的防御工事,又接修边墙40里,唐龙继杨一清之后接修40里6。至嘉靖五年,因先年秦纮等人修筑的边墙低浅,已经“倒坏填塞,套虏节年过花马池,由此深入不能阻隔”,三边总制王宪又接修边墙57里,并在下马房山沟奏筑小城一座,周环一里,欲调军守之而未能实行。及至嘉靖九年,“尚书王琼令镇守都督刘文领军八千,于下马房东响石沟,挑挖壕堑三十五里五分,深阔各两丈五尺,南面堑上筑墙高五尺,共三丈之数。”此外,还加筑了固原卫原来倒塌的边墙一百二十五里二分,因为工程颇少,令其自行修补。靖虏卫除修筑原有边墙三十八里九分外,又于“打剌赤北,清沙岘四十里三分,随山就崖,铲削陡峻8”。这次大规模的修筑,在固、靖二卫,共修完要冲地段墙堑七十里八分,铲削崖堑一百六十四里一分。其余但系通贼隘口,并加修理阻塞。又将环县甜水堡至石涝池堡,靖虏至兰州要害之处,皆筑墙挑沟,设险以守。“两月之间,修完二百三十里要害之边,堑山湮谷,而得因地之利,深沟高垒而设重门之险9。”并且在下马房关盖起城楼营房,拨军守之,悬榜于楼下曰“重门御暴安钧灿。”甜水堡关楼上曰“北地重门”,于兰州刻石曰“千里巨防”。自王琼修筑下马房关之后,使河套之敌南侵的中路之患得免。嘉靖十六年,三边总制刘天和,又增修乾沟、乾涧60余里一段,并且挑筑壕堤各一道。后又陆续增葺女墙,添驻敌台、墩铺,而使这道边墙逐步趋于完善10。

初步调查,由甘肃环县进入宁夏,历经同心、海原二县境内的这道边墙,除同心县下马关城,以及连接关城北墙向东延伸15余公里的一段保存尚好;西安州、干盐池、打剌赤这几座古城尚有遗迹而外,其余的地段,以无遗迹可寻。
下马关镇,西距同心县50余公里,北去韦州20公里。下马关古城紧靠今镇城之南,为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王琼所筑。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重修并(zhou上秋下瓦)以砖,“周五里七分,高厚均三丈五尺11”。因城西濒临山水河,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关城西墙为洪水冲毁,提督吴禧德将西墙东移重新建筑,使古城面积缩小为“周四里五分”,并且立“炮台八座,雉堞七百有二,南北橹楼”。前后经营3年,使下马关古城成为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新置平远县治所在地12。
今天的下马关古城,虽已废弃,但基本上保持了清代平远县城的规模,留有南北二门,南门瓮城尚好,见方40米许,部分墙砖亦存,从已拆毁城墙砖的断面看到,墙上砌砖呈丁字形,砖壁厚为65厘米,砖长40-42厘米gitc,宽20厘米,厚7.5厘米,净重25至26斤。瓮城门面东开,城门洞上有一残半横额,嵌于砖墙之内仅存的半截石板,长1.19米(横额全长当为2.38米),宽64厘米,上有“……钥素”字样,其下落款为“万历九年二月十三日”。北门的瓮城已是早毁,致使平远县城的西北突出一角,城门利用明代的瓮城门洞,面向西开,今已塌毁为8米宽的一大缺口13。废弃后的下马房古城,土筑城墙基本完好,基宽10.5米,高10米,顶宽7.5米,顶部两侧修葺女墙,残高70、宽厚40厘米。古城内现有两户住家,下马关乡的粮库设在古城西南隅,其余皆为瓦砾,显得空旷荒凉。古城西面光绪年以前废去的南、北二段城墙,一直延伸到山水河东沿。过山水河向西30多里,翻越小螺山即是徐冰水堡,据当地老乡反映,这段边墙已是毁坏多年,已无遗迹可考。古城东面则是关镇居民聚居区域,连接古城北墙的明代边墙,靠近镇城街道两侧的大半已被挖毁。出镇城以东延伸到老爷山上30多里的这段边墙,迄今遗迹保存尚且完好。这就是明嘉靖九年,都督刘文奉总制王琼之命,带领军卒在原来已“损坏旧堑”上修筑的一道墙堑。当年挑挖的深堑,早已被添塞为平地,仅有一道基垄宽大、倾圮后呈漫坡状的土垄,这当是南面堑上修筑的边墙。为黄土夯筑,基宽在10米左右,残高2-4米,夯层厚17-23厘米。
下马房关古城以东1公里的边墙南100米处,有一倾圮后的古代小城,见方约在150米左右,城墙低薄且已大半残毁。小城之内西端已成为一片现代墓地,城中稍偏东北隅有一高出地面2米多的台基,长40米,宽20米,台基之上原有的古代建筑,倒塌后成为一堆瓦砾,台基南端有斜坡踏步;再南30米处有左右两座对称的四方墩台,大小一致,东西相距30米。墩高5.3米,顶宽4.5米,基宽见方8.4米。从地面遗留的建筑瓦片分析,这座小城当修筑于明代,亦为下马房关边墙内侧的一座古代兵营所在。
在边墙南侧,自小城迤东每五里修设一座墩台,并在墩台四围筑有小形城圈,这种形式被称为“坞”14。下马房关城迄老爷山顶,沿着边墙共有6座墩台,当地人则由西而东,按顺序把第一座墩台称为“头道墩”……位于老爷山顶的最后一座称为“六步墩”启东百业网。

头步墩
头道墩,(注:头步墩)墩台周围的坞墙见方30米,门向南开。北坞墙即边墙,其余3面坞墙基宽3米,内残高4至4.6米;坞墙外侧挑有壕堑,墙外实测高4.7至6.6米。坐落在坞城中高大的烽火台墩,紧贴边墙(亦即北坞墙)南侧修筑,墩台基宽见方12米,残高6米。此墩南北均有踏步登临,内入坞城,外可登上边墙顶部。

二步墩
二步墩,其修筑形式与头道墩无异,只是坞城面积较大,见方70米。连接在边墙南侧的墩台高达11.6米,墩台顶至边墙顶是7.2米。

三步墩
三步墩,周围坞墙秃圮几尽,残迹见方40米。仅存一墩,残高6米。三步墩至四步墩之间的边墙,倾圮后只存一条土脊,四周围形成无数沙丘。

四步墩和远处的老爷山
四步墩,较为完整。坞墙见方35米,门面南开,缺口宽5米。残墙内高4米,外临城壕高达7米。墩台坐落坞城正中,基宽见方12米,高11米,土筑墩台的夯层非常清晰,厚17至25厘米。四步墩至五步墩之间的边墙,已为四步墩沟的山水冲毁,在沟沿的南岸上依稀可以看见一些夯筑残段。四步墩沟由六步墩的老爷山上下来,实际上是原来边墙外侧的壕堑,后经山水冲刷成为山水沟的。

五步墩
五步墩位于老爷山根之下,修筑在边墙之南40余米的高阜上,将山头铲平筑于其上,南北坡度较缓,东西山势陡立,形势甚是险峻。坞城见方60米,门向南开,坞墙多以塌毁,仅存一米左右的残迹。墩台位于坞城正中最为高大,基宽见方12米,高18米,南面有登台的脚窝。五步墩至六步墩之间的边墙,因修筑于山水沟南沿,已被山洪冲毁几乎不存,只有在个别地方见到夯筑土层,方知是边墙所经之处。另于五六步墩中间的边墙南10余米处,添筑一座墩台,四周没有坞墙,墩台也已秃圮不堪。

六步墩
注:照片头步墩1张为白海玉拍摄,其余均为余海堂拍摄。
六步墩,修筑在老爷山顶部,由于人迹罕到,保存得最为完整,数十里之外即可看见。坞城东西长70米,南北宽50米,北去边墙百余米。坞门西开,为一拱券形小门洞,除门洞顶部的夯层塌落约50厘米以外,整个门面基本保持了原貌,这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土筑小城门洞,门高1.9米,宽1.6米闫德利。坞墙内高3至5.5米,外高8.7米,顶宽1至2.5米,上有修葺女墙的残迹。墩台紧靠东边坞墙的中间修筑,由墙顶即可登临其上。墩台底部以乱石垫基1.5米高,然后黄土夯筑,基宽南北15.3米,东西13米,台高11米。
从以上边墙配置6座墩台的考察,可以看出,这种把边墙、墩台以及坞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确实非常利于战守,这种修筑边墙的方法较之以前所筑长城,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边墙由六部墩越过老爷山,迤东5里而达甘肃环县界的白家洼村,再迤东5里经盐池县萌城乡四眼泉的阴山坡、东王庙,穿过环县甜水堡向东北进入宁夏盐池县境。
另外,在下马关以东的四步墩至五步墩之间的边墙、边沟以北(即边墙外),约0.5-1公里的沙滩上,自西而东有3座久已荒废的古代小城,彼此之间相隔约在0.5公里左右。西边的两座较小,见方均在60米许;东边的一座较大,东西150米,南北百米,夯筑城墙均已圮废不堪,废城之前有沙枣树10棵,均在碗口粗细,可能因为缺水而长势缓慢。据当地老乡讲,这3作废城在清朝时期已无人居住,纵观3座废城的布局规模,以及残墙夯层,厚薄亦在15至25厘米之间,这种筑城方式当为明代的城障形制,即沿着边墙修筑的一种小兵营。但是明时把兵营修筑在边墙之外,这倒是不常见的。可能是下马关一带,因位于花马池之南,为二线防御的原故,才于边墙之外筑兵营,用以储备军需和驻扎军队。
海原县境内这道长城的所经之处,仅存西安州、干盐池二座古城遗址。
西安州古城,位于现在西安州乡以南2-2.5公里,东到海原县城15公里多,城内废弃后被辟为农田。古城见方700米,开南北2门,有瓮城;城墙残高4-5米,配置有墙台、角台,城的外侧有护城壕的痕迹。
干盐池古城,东距西安州古城40余里。此城为民国九年(1920年)地震塌毁,今城内多为耕地。古城长700米,宽400米,开东西2门,有瓮城;城墙残高5至7米,设有墙台、角台,城外亦有护城壕。
通过对同心、海原两县境内边墙的实地考察,自老爷山起,西经同心县的下马关、徐冰水以及同心县城南10公里的红古城,由红古城进入海原县境,经西安州、干盐池而出宁夏,进入甘肃靖远县的打拉赤,经青沙岘而止于花儿岔黄河边。这道长300多公里的防御线,并不是全部修筑城墙的,亦非一次完工,而是自弘治年间至明代末年,为历任三边总制大臣接踵修成的。他们修筑长城利用地形设置险塞,非常成功:在平地采用挑挖宽大的深沟,然后于南面堑上筑墙,这种工程极为浩繁,但却坚固耐久;在山势可以连接的地段,则采取随山就崖铲削而成,这种工程比较简单,易于施工节日欢歌。再者,凡在南北可以通行的交通路口,根据地势修短墙筑小城驻兵扼守。上述这道长城,在历史上被称为“固原旧边”。
明初,宁夏河东边防是在横城至花马池筑墙御敌,而花马池至固原之间则毫无阻挡,只要前线失守,敌方兵锋就直指固原,侵扰甘肃东部,对关中造成威胁。据记载,河套之敌成华三年攻破开城,弘治十四年入寇平凉、风翔、临洮、巩昌,十八年抢掠固原、隆得、静宁、会宁等地,皆由花马池一带拆墙南下,途径下马房到达固原的。所以,加强下马房一带的军事防御,已成为当时固原边防的当务之急。修筑下马房关固原内边,可以防止一旦前方失守,则退入二线防御工程阻击敌人,以改变固原一带被动挨打的局面,而变为主动出击。
下马房关,“东北扼庆(阳)、宁(夏)咽喉,南连巩(昌)、固(原)肘腋15。”这道防御工程,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可联络的高山峭壁;而且于弘治以后,减少河套之敌对固原一带的侵袭,也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除上述“固原旧边”而外,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制臣刘天和认为:“西路自徐斌水至(花儿岔)黄河岸六百余里,地势辽远,终难保障16。”“复自徐斌水迄鸣沙洲黄河岸,修一百二十五里,增葺女墙始险峻17。”这就是明代嘉靖以后的“徐斌水新边”,是与固原旧边相对而言的。
起自徐冰水、经红寺堡而到达鸣沙洲河岸的这道边墙,据《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嘉靖十五年刘天和、许论等人虽有所议,但当时明朝廷“以旧边不可弃”,以及“弃地扰民阻之”。而据万历四十四年刘敏宽纂修的《固原州志》记载,刘天和在嘉靖十五年,于旧边干沟干涧挑筑壕堤60里之后,接着就修筑了徐冰水新边。在《读史方舆纪要》卷三的《宁夏固兰边图》上,也是绘有这道新边的。由此可知,这道边墙的修筑,是在嘉靖十五年提出廷议,但是当时没有被批准,以后根据边防的实际情况,还是修筑了这道“易据之险”,这道边墙“占水泉数十处,断朔马饮牧之区;而召军佃种,可省馈饷18”。这道边墙,并非经常戍守,每年黄河封冻以后,还是退守旧边的。这道新边墙的遗迹,时值今日已无从考察。
(原载《固原师专学报》1982年1-2期,许成 /著)
注释:
1.明代为区别秦始皇筑长城役使人民的暴政,而改称长城为边墙。
2.关于秦纮修筑固原边墙的时间,《嘉靖固原州志》记载是弘治十七年,而(明)王琼《设险守边大省劳费奏议》中云为弘治十五年,《九边考》、《读史方舆纪要》均言为弘治十五年,今从弘治十五年之说。
3.5.7.8.(明)杨经:《嘉靖固原州志》卷一。
4.(明)王琼:《设险守边大省劳费奏议》云:“……响石沟起,西至靖虏卫花儿岔止,共长六百三十六里。”
6.10.17.(明)刘敏宽:《万历固原州志·边隘》。
9.王琼:《设险守边大省劳费奏议》。
11.12.(清)陈日新:《平远县志·城池》。
13.见《平远县志》卷首《平远县城池图》。
14.劳干:《释汉代之亭障与烽燧》中云:“坞:城是比较厚的墙壁,坞却是比较薄的墙壁。……凡障或烽台的外面,大都又围了一层较薄的墙。”明代亦称“墩院”。
15.《平远县志·形胜》。
16.18.见《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八。
相关链接:许成提出“宁夏是长城博物馆”
1979年,许成参加全国研究保护长城工作会议,当时他还只是个不到30岁的小伙子。在会上,他与有“长城之父”之称的罗哲文先生相识。会议结束后,许成陪罗哲文到固原考察战国秦长城遗址,罗哲文鼓励他要从这里为起点,将宁夏的长城遗迹调查清楚。
1980年,宁夏博物馆成立长城调查小组,小组的成员虽时常变化,但许成却一直是该小组的负责人,调查并掌握了宁夏长城的第一手资料。从静宁到西吉的将台,从景泰到盐池,从六盘山到贺兰山,五年间,许成和同伴无数次地奔波在路途之中。行走、拍照、记录是野外考察的常态,睡在卡车车厢,喝混杂着羊粪味的水也是家常便饭。
经过5年的艰辛调查,许成将历史上宁夏古长城的分布、规模、形制等情况调查结束,这个结果基本与史书吻合,宁夏是全国极少的聚合了诸多朝代长城的省份。他在1988年出版的《宁夏古长城》一书中提到“宁夏是长城博物馆”,这一提法延续至今,并且成为宁夏长城对外宣传的金字招牌。


来源 | 顺之先生

联系“下马关微生活”编辑部:
电话:13014224411
微信:15951667155、13014224411(长按复制、添加好友)
邮箱:1666247987@qq.com
一个有正能量的平台~欢迎您订阅下马关微生活
爱心救助公益活动、免费发布救助信息和寻人启事、传播正能量,第一时间发布一手新闻资讯、承接广告、活动策划等

支持我们的朋友,看完记得点个!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127 2017 06 15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