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1978年我考上山西医学院-山医百年

1978年我考上山西医学院-山医百年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编者按:付克礼王朝教父,男,1947年5月出生,1978年考入山西医学院医疗系医学专业,1983年毕业。工作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现已退休)。

1978年我考上山西医学院
医78级60班 付克礼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为全面改革的突破口,变“文革”中的“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招生办法恢复为“文革”前的“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针,并放宽了年龄和职业要求。77和78年“恢复高考”是百万国人破除年龄、婚否、出身限制,逆转命运的唯一机会,高考成为一代人接受考试遴选寻求命运改变的春天;对于刚刚摆脱十年浩劫,徘徊于历史十字路口的中国来说,恢复高考的决定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一个民族奋力追赶时代的前奏。人们怀念这一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为中国回归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轨而庆幸,为培养选拔人才,激励上进的渠道得以疏通而欣慰,为重新确立“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而振奋。 更重要的是,以包括恢复高考在内的一系列标志性改革开放事件为肇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经历艰难曲折之后,重新按下快进键。
当年老伴儿给我报名参加了高考
1978年4月,教育部发出通知,决定1978年高考在1977年各省命题的基础上,于当年夏季7月,改由全国统一命题,再次组织全国招生统考。那一年,我31岁,作为原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66届高中下乡知青,来山西已经十个年头了。

2017年6月我在农村插队住过的土窑洞依稀可辨
那时我已经成家,在位于晋南夏县坡底村旁的山西石英制品厂职工子弟学校当老师。

当年在山西石英制品厂职工子弟学校当老师的我(右一)
对于这一消息,我当时并没有太在意万载天气预报。因为,上一年邹鸿成,即1977年12月我也和全国上百万青年一样,怀着积聚了太久的希望,如过江之鲫般地涌向高考。而此前,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已在中国消失了10年。参加高考是我渴望了太久的梦想,是压抑了太久的信念。77年高考,我确实下了番功夫备考,在子弟学校一边完成好白天日常教学,一边夜以继日地复习高考知识;没有外语书,我就跑到十几里地以外,向水头中学老师借了本俄语课本复习……总之,那时我信心满满参加了考试。考试结果出来后,我的分数高于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但是不知何种原因,最后还是未被录取。重创之下,有些迷茫、泄气,不想再报考了。然而,当年我老伴儿力主,让我再次报考大学,她说这是你“老高三”上大学的最后机会,绝不可再错过了。就在报名期限的最后一天下午,她“自作主张”给我报了参加78年高考的名。
意外考上了山西医学院医疗系
1978年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于七月中旬进行。考试期间,正值酷暑高温,我宿住在夏县城内设有大通铺的招待所简陋客房里,来往于招待所客房和考场之间应试。三天考试过后,我回到石英厂子弟学校继续日常教学。八月初的一天,夏县高招办公室再次电话告知我考分高,并动员填报全国重点大学。鉴于半年前未被录取的经历和高龄因素,这次,我三个志愿全报的是与自己当老师职业有关的、山西省内的师范类的大专院校。其中,第一志愿填的是省招生院校目录公布的山西医学院基础课师资班,学制三年。待录取通知书到手后,一看,我还真被山西医学院录取了!报到那天,我乘坐10 个多小时的火车赶到学院报到处时,天已经很黑了。当我寻找基础课师资班报到地点时,负责报到的老师看过我的录取通知书后说:你被我校医疗系医学专业录取了。当时我感叹自己已经31岁年龄,还要再学5年才能毕业时,负责报到的老师不解地说:学5年,本科毕业,那是多少人企盼的呀!是啊,当我想起被“文革”耽误十年的我这个“老高三知青”,破天荒地圆了上大学的梦,心情久久难以平静,1978年,整个政策感觉跟1977年很不一样,尽可能把考生中能读大学的都招收进来。后来一些同学也说,当时如果政策稍微卡一下就进不了大学了。马笑舒

我考上了山西医学院医疗系
1978年,可以说是最后一批像我们“老高三”这个年龄的人读大学唯一、难得的机会了。
学哥学姐学生会
相比现在同一级大学生多数由同龄人、同年毕业生构成,山西医学院医78级大学生年龄差距大,在上大学前的遭遇亦相差甚远。第一天报到的时候,有的年龄小的同学都还没有离开过家。这样,同年级年龄大、社会经历多的同学被推举为各班班长,日常帮小同学照顾学校生活,也由此被同学们叫了五年的“老大哥、大姐”。我曾经笑称自己当年比年级里最小的同学如刘芳等(当时只有16岁多)大了15岁,几乎大了一半儿的年龄,“货真价实”的老大哥。
报到当晚,我刚刚安顿好行李,就被医78年级辅导老师即年级党支部书记商永峰老师召到年级办公室,面见了学院医疗系郝思亲主任网乐购,他们简单询问了我上学前工作情况后说,学校决定推荐我先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医78年级学生会主席,协助商老师管理好年级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从此,我在医78年级当了五年老大哥式的学生会主席。八十年代初,我和62班杜联芳、卫78级于湧等同学,组成山西医学院学生会代表团,还出席了拨乱反正后的山西省学联成立大会。

付克礼、于湧和杜联芳等同学出席山西省学联成立大会

山西省学联成立合影
那时,年级学生会设在学生宿舍楼的两间寝室内,也是医78级党支部、团总支活动的地方。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商老师让我搬到年级学生会住宿,同一房间住的还有任年级党支部副书记李树堂同学,团总支书记刘谦同学及党员学生干部刘增林同学。大学期间,我们哥儿四个住在一起,那时树堂、增林太原有家,每周末可回家团聚,我和刘谦一直在校住宿,四人直至毕业分手。树堂、根林和我都是文革前老高中的,三十来岁,年龄最大。刘谦比我们小十来岁,最年轻,是我们四人中的小兄弟。但是,他学业最好,英语快班生,而且多才多艺,排球是校队二传手,小提琴拉得也很好。记得住校傍晚,那时李谷一有争议的“轻声”歌曲《乡恋》刚出来,我在宿舍吼唱,他在旁深情的拉小提琴,似乎表达了当时大学生对轻声唱法《乡恋》的喜爱。

付克礼在医78年级学生会

刘谦、刘增林、商老师、李树棠和付克礼在学院主楼前合影
78级学生党支部、学生会成员大都年龄偏大,团总支刘谦、谢燕彬等稍小一些,入学前,大多有过工作、当兵、插队等社会工作经历,因而,都很具有组织活动能力,如当时学生会的李瑞瑜、石斌、潘开诚、邵建华、丁建民等同学除了专业学习刻苦外,学生会的组织活动能力也非常强,并各有特长。李瑞瑜的手风琴拉得特别好,全校歌咏比赛中她是医78级参赛歌手手风琴伴奏的首席;在全校运动会上,石斌的长跑项目屡屡夺冠;丁建民的父母都是当时教过我们专业课的著名教授,他们一家四口人组成的小乐队演奏,是学校每年迎新晚会必上的精彩节目。
在刚刚恢复高考的特殊年代,这些学生干部,紧紧抓住难得的上大学的机遇,团结带领全年级同学,在国家现代化迎来改革开放的重大转折关头,奋力追赶时代的前奏!这种精神时时激励我奋进,在大学期间,1981年由学生党员李树堂、陈立等同学介绍下,我和刘谦一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活跃校园生活的医78级
我们医78级学生是1978年国家进入全面改革的关键时期,恢复高等学校招生实行首次全国统一考试后录取入学的。据说,当年全国六百一十万人报考,结果只录取四十点二万人。可见当时能够考入山西医学院医78级的,都是佼佼学子。学校刚开始招了医78级10个班,从医53班到医62班,每班大约30多人。开学上课一个多月以后,学校又扩招了两个走读班,即63班、64班,因此成为全校各系年级中学生人数最多的年级,总共350多人。
医78级聚集了12届因“文革”政治原因而耽误高考的成功考生,是历史赋予的读书报国机遇,同时,我们也必然承担起振兴医学的历史使命和责任。40年过去了,医78级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入学到现今,不断的刻苦学习,不断的努力实践,奋勇创新未来。许多年轻人不理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我们的过去,学习医学的机会是多么不容易得到的啊。
那时住宿生统一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以班为单位集体出早操、吃早饭,晚上统一熄灯入寝,年级学生会组织值日生督查。当时百废待兴,学校吃住、学习条件相对艰苦,但校园内,到处是医78级同学们刻苦学习的身影,阶梯大教室坐满了自习的同学;校图书馆一开门,大家争先恐后占座位,享用难得的看书环境;小树林下留下了同学背读医学英语的足迹……有趣儿的是许多同学熄灯后还要“偷偷摸摸”的学习。正是这种拼搏奋斗,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造就了医78级同学在各自医学领域成为专家、学者、教授,成为各自岗位学科带头人踟躇的意思。
医78级同学医学专业学习上是拼搏刻苦的,课余生活也是多彩多姿。年级学生会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积极组织同学参加了省城大学校际学生联谊活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刚刚开放与美国南卡大学学生会交流的来访活动。在课余时间,年级学生会还组织了更多同学参加的年级的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周日大家泛舟迎泽湖上,舒缓紧张学习情绪。靶场上,组织同学骨干民兵弃笔舞枪,环环中靶。体能健身,常常进行班级比赛评比,同学们按时晨练强身外,每天下午课后还踊跃参加班与班的广播体操、简化太极拳、篮球、排球等比赛,很多同学形成习惯,晚饭前凭学生证到学校体研室借用各类体育锻炼球类、器械,锻炼上一小时。

学练第六套广播体操
在校期间,每年的全校运动会上,医78级屡建佳绩,荣获年级团体总分第一。那时学院运动场上,如石斌、杜联芳、张玲等同学驰越田径跑道夺冠;刘强、聂陆一、刘谦等同学作为校队主力活跃在篮、排球场上。文艺活动也很活跃,经常组织晚会演出,全校最早的集体交谊舞就是医78级引领的。就连学院植树绿化美化校园环境,都留有医78 级爱校、改善学校环境的身影嗜血女妖。
四十年过去了,回想这些往事,仍感到亲切如初,仿佛就在昨天……

石斌、付克礼、丁建民和同学们假日泛舟迎泽湖上

打靶归来

60班的年永恒(前)、付克礼和陈丽芳在校园植树
后 记
恢复高考制度以后,1978年考入山西医学院的一届学子,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尤为重要的是和全国同时代的医学学子一起,为我国医学卫生事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回忆、纪念考入山西医学院40周年意义重大,一方面回顾了改革开放在医学教育拨乱反正的伟大实践,一方面回顾了考入山西医学院后40年走过的历程,展望和祝愿母校今后发展和改革的美好未来。自1978年10月入学,已历40春秋,医78级同学海外遍布五大洲,国内遍及各省区,虽有的同学已是古稀之年颐养天伦,更多的同学携鼎力之年继续在医学各个领域拼搏,屡创新绩。
我本人在大学母校苦读医学五年。大学毕业以后,我的人生轨迹再次改变,我又返回到了阔别了15年的家乡北京,开始了在北京南城的发展,继续着自己人生的后半个历程,直至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岗位上退休。

付克礼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工作到退休

如今,我已年逾古稀帝国塔防,休暇之余火影之天苍羽,追忆往夕,时事变换,校谊永续。刚回京岗位工作期间,每有年级同学来京发展,在京同学常常小小欢聚,那时由国家分配制到京工作的医78级同学不是很多。后来,有缘于母校同级卫生系礼新学友引领,现见我山西医科大学在北京校友会日渐壮大,已是今非昔比,如今,北京校友会三个微信群,其中两个最大的微信群就各有500人,很是感慨。

上个世纪80年代在京医78级同学天安门合影。前排左起:张党生、刘华屏、田健、戴天、吕立宁;后排左起:54班?、马贵喜、郭红光、聂陆一、谢东晓、付克礼、刘谦

母校北京校友会部分同学合影,二排左一礼新同学,三排右二于湧同学

90年代母校北京校友会合影

2002年医78级部分在京同学合影。前排左起:吕立宁、谢东晓、付克礼、刘谦、赫崇春、顼志敏;后排左起:刘淼冰、吴玉梅、谢燕彬、丰光全、刘宏、郭树仁、李丽萍、杨林花、宋潜英等
现今信息科技发达,IT移动网络遍及各地,源于山医母校的同学群、校友群的友谊纽带始终把大家紧密相连。四年前,偶接医78级62班许四虎同学联系信息,得知其博士毕业,在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深圳卫生局领导岗位工作,后又相约62班史长青老班长、56班的顼志敏博士,同去为当地发展康复医学之事小聚于深圳一段时间,期间又见我同班的范秀玲医务律师、61班芦爱萍等同学,得知医78级还有好几位同学,早就扎根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深圳发展。山医母校医78级同学遍布各地,悬壶济世救众生,心中甚感自豪和钦佩。
2017年底,接礼新学友微信,得知2019年山医母校建校一百周年华诞,北京校友会拟捐款在新校区门口建一纪念景观,以贺百年华诞。我将这一信息用微信告知在京的医78级同学,在京的十几位同学积极响应,很快将个人自愿捐款汇集于礼新同学,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激和怀念之深情醍醐灌顶造句。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医78级同学虽天各一方,仍心系母校山医的发展和未来。
2018年8月写于北京西城
以上图文均由付克礼校友本人提供,特别致谢!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93 2019 05 16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