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1952年——前卫路小学从这里走来-太行人家

1952年——前卫路小学从这里走来-太行人家
序:远离人头攒动的拥挤,你或许会在这座城市繁忙的街头上发现另一片新天地;回溯到这座城市的过往,你会在隐蔽的街道上找到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教师节到了,太行人家呈送前卫路小学的历史回忆,感谢很多朋友回忆当年的校园生活趣事,母校的老师,周围的老单位,把大的时代氛围和小的个体情感结合的这么美妙,如金子般的文字,在教师节,再一次让我们为前卫路小学默默耕耘的园丁表达真挚的谢意,是一代又一代的前卫师生的无私贡献爱无罪歌词,铸就了今天前卫路小学的高度,让前卫之光闪耀古城。

同时感谢64届甲班的@王小明?@陈兰阁?@医生?@国王?@尹全利?@冰点?@李开@赵晋民?的回忆。朋友65界毕业生李占茶,纪强、83级王成玉,陈咏开95级的王玉,03届蔡艺萱,健康的自在逍遥、Raikkonen、知足常乐、隐者、于亮,一并致谢。
历史传承
1952年,前卫路小学建校。经市人委批准在原西大街小学的基础上成立“保定市干部子弟小学”,属于保定市寄宿制直属小学。学校建好后,西大街小学分出部分学生到前卫路小学上学。1952年8月25日迁至“前卫路7号”,改名为“前卫路小学”,该地明代为北岳庙旧址。
▲1952年建校时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一角。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泰戈尔艾梦萌。
1956年,建师院附中,由速成中学改成,旧址在现在的河北大学院内。1958年,师院附中解散,大部分学生分给了电力局技校,一小部分学生到银定庄中学和三中就读。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卫路小学的卫星航拍图。
前卫路小学学生来源主要为省级干部子弟、保定市干部子弟、军人子弟等组成。为满足学校发展,依据河北省高等教育厅一九六二 年八月三十日训字第78号批复,将河北省保定化工学校西院校舍拨给前卫路小学使用。包括:学生宿舍五栋半平房(每栋平房十二间)共计六十六间,伙房一栋十二间,教室二栋(每栋九间)共十八间,门房两间,厕所三间等。双方1962年9月10日办理了交接手续。

▲六十年代初,前卫路小学对面的保定师范学院。1、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

▲1958年师生合影,背景为校园一角。
1964届甲班同学们回忆:每天一早,李淑智老师(两条大辫子,我们入学时她的手烫伤了)叫我们起床后,一个个端着脸盆去洗漱房洗脸刷牙,再去饭厅吃早饭,一个方桌上一盘咸萝卜条,桌下一盆粥,一笸箩棒子面饼子……。一年级班主任杨淑娥,二年级班主任刘云色,(三年级李老师从县里调来的,名字记不清了)。

▲1960年毕业生。

▲1960年毕业生,每一位面庞都是那么的熟悉。

至今三位老师的音容笑貌在我脑海中仍在,无法抹去!每天晚饭后,洗漱完毕,全班集合到男生宿舍一起讲故事、说笑话、做游戏,还有发洗好的衣服……。那时候天真无邪的我们幸福感满满滴!

▲建校初期师生合影 ,背景为60年代影壁。
同学们还记得去拾粪吗?到马路上、甚至去马车队(从学校出来往南,过了十中不远的拐弯处)给人家说好的,还真让我们捡了不少。大家很卖力的,不怕脏,不怕臭,而且谁也不说累!弄回学校集中在西面围墙边,好像是要支援农业生产。

▲照片背景为1960年时的校园一角。
还记得学前考试的那一天,下着大雨,前卫路两侧的水沟雨水满溢与马路连成一片汪洋,快到学校门口了,妈妈拉着我一脚迈过去……进了水沟,成了落汤鸡!考试完了一出门,我见到妈妈就开哭,因为不会写姐姐的姐字。

▲1962年六甲班全体师生合影。
还记得1964年夏天下大雨,妈妈领着去前卫路小学考试,当时是一个老师考一个学生,64年洪水撤后在学校门外发榜,我被录取为甲班住宿,乙班是走读。开学后才知道,考我的老师就是班主任杨淑娥。
一年级很幸福无忧无虑,记得学校在大饭厅举办忆苦思甜报告,请高阳县的齐建光讲的。还有老师们编的话剧,刘玉民老师扮演美国佬,侵略越南,黄桂容老师扮演报务员……。学校有大操场,踢足球,开运动会……。吃饭上课在北院,住宿在南院。
操场上有一个高高的土堆,我们每天荫土、和泥、脱坯,浑身汗水和沙、土,然后去东关公园游泳。我就是那会儿学会的游泳。

▲1963年六乙班全体学生的毕业合影。
前两年住校,有时在操场看电影,不定期有人去给简单体检。早饭印象最深的是好像每周吃一次油条,校园里养着猪,第一次见识吹猪就是在学校,师傅把猪蹄上面切开小口,可以把整个猪吹圆。六四年邢台地震,学校操场搭窝棚住。
后来“修正主义苗圃”被砸烂,复课后走读,我家在东大街住,每天走前卫路去学校,沿途捡废铁交给学校支援战备物资;秋天路上可以捡大杨树叶,揪下叶柄和同学互相“勾筋”,比谁的结实。上学路上见证了38军进驻保定,目睹了前卫路由石子路面翻修成柏油路面。

▲1974年教师学校果园劳动照片。
记得有一次到东关公园去游泳,是高年级的王建林带着我们一帮男同学。那时是在湖里脱光了游泳,游完后上岸准备穿衣服,一看衣服没有了,大家都傻了(让人偷走了)!没办法,一帮同学只好光着腚回了学校。哈哈,真逗乐!

▲1964年六乙班全体毕业生合影李千欢。

前卫路小学65界毕业生李占茶(上图第三排右二):说起前卫路小学,那是50多年前的事了。我是59年进入前卫路小学。当时我是住宿生,每周一至周六吃、住都在学校,班里有生活老师。那时候的老师可真是太好了!可亲、可爱、非常得负责任。
生活老师给我们洗头发、剪指甲,带我们去市里大浴池洗澡,关照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记得有一次我发烧生病了,老师就把我带到她的宿舍,照顾我喝水吃药。50多年过去了,这件事我记忆深刻。
那时老师和我们学生同住学校,吃一个食堂的饭菜,也是星期六我们都回家了,她们才离开学校。老师就像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照顾得非常周到。我非常怀念那时的生活,想念我的老师!
▲前卫路第二小学69届,照片虽然残缺,对母校感恩的心是完整的。
1964届甲班同学继续回忆:那些年我们在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疯,一起闹,今天回忆起来就像刚刚发生过的。几个题目下来可以写:1"饭厅前的歌声",2"烘干室的味道",3"东风公园游泳趣事","4"文革初期的"小造反派",5"星期六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6"保定市人防工程的少年建设者"。
唉!想写的太多了。上小学时印像最深的老师是生活老师"李树智",班主任老师杨淑娥,肖琦,总务科徐双奎,校长解尚武,体育老师王国瑞,打钟的师父王伯伯,还有食堂"炸果子"的师父韩伯伯。哈哈,真是美好的回忆呵,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建校时的地形图。

▲1958年时的前卫路小学校园一角,照片虽然模糊,颜值和轮廓确依然在线,依稀当中领略出当年的奇趣与风骨。
2、七十年代到今天
前卫路小学自1971年开始,进入平稳发展时期,历经合并、拆建,学校初具规模刘杀鸡微博。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全体教师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教学成绩不断提高。1971年,河北大学的实验小学、前卫路小学二小、畜牧场小学、省监狱小学合并入前卫路小学。1974年学校开设初中,至1980年结束,共有四届毕业生。

▲1977年学校舞蹈队舞蹈“数字的奥秘”在市里获奖后合影。
6年的小学时光快乐而又漫长,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之一——从幼儿园懵懂的小毛孩成长为步入初中的青涩少年,6年里我甚至没想过有一天会离开她,相信很多前卫路学子时常梦回这里,继续回味着儿时的天真无邪。

▲1970年代校田径队员合影
知足常乐 经典回忆:1973年底毕业后,离开前卫路小学。回忆往事,记忆犹新。共十篇。 之一:同学们捡到一分钱后交到学校传达室,校工攒多了,买苍蝇拍封门村太师椅,夏天来临,发给每个教室一个,除四害!
之二:学校开运动会,体育老师王国瑞拉着手风琴,对着话筒,大喇叭传播着进行曲。同学们(各班)入场。运动会最后一项比赛是 老师们比赛! 之三:进入学校大门口,影背墙上写着毛主席语录“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劳动生产相结合。南侧是上下课的敲的铜钟(材质黄铜)。

▲1977年学校学生小乐队表演。
之四: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勒德斯拉,我就读前卫路小学,毕业后到保定四中读初中、高中。那个时候前卫路小学组织我们参加保定市中小学文艺调演,我是舞蹈队的,记忆特别清楚,我们演出的节目是《打败美帝野心狼》《洗衣舞》《红色娘子军》(片段)。
汇演地点是保定市郊区礼堂,当时给我们跳舞伴奏的老师用的是手风琴。那个时候,我们在台上跳舞比赛,老师在幕后加油鼓劲。
一进校门有个影壁,墙上的字句, 最早是:向雷锋同志学习。 后来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劳动生产相结合。 再后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再往后:教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再,,,,拆了。
西大街小学朋友忆前卫:在西大街小学时。1972年的初春,我升学到五年级,教室搬到教学楼的二楼。六月份的时候,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召开,保定市是赛区之一。市里组织全市小学两千名学生在开幕式上做第八节广播体操的表演。我有幸被选中。

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们集中到校操场上列队排练,一个一个动作的做,一节一节的练。最难做的是第八节跳跃运动,双脚跳跃时双手还要有空中动作。后来市里在市人民体育场组织了两次集中彩排,其间,由了天热,太阳暴晒,有人晕倒。
六月九日运动会开幕式在市人民体育场举行,我们身穿蓝色裤子、白上衣、胸系红领巾。广播体操表演后,坐在田径跑道上观看足球开幕式比赛,辽宁队对陕西队。

▲1978年运动会。
六月下旬的一天,我们还去了东北郊的前卫路小学。记得这个学校特别的大,操场大教室多。我们到前卫路小学不是打乒乓球比赛,而是观摹军委总参乒乓球队的表演辅导。
辅导时,军委总参乒乓球拍队的一个男队员拿着乒乓球拍给我们作示范,告诉我们扣球时球拍的角度,纠正大家站位的姿势,还有步伐的节奏。这次观摹辅导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打乒乓球的知识,只是去前卫路小学的路途有些远。从西大街到前卫路我们走了一个小时多。

▲1977年师生合影。
难忘的老师,难忘的记忆(王成玉):在学校生活,工作了半辈子,如今能进入我梦乡的回忆依然是小学的那段时光。1983年到1989年六年的时光,我是在保定市前卫路小学度过的。
那里的操场,教室,琴房,一草一木。在我的脑海里都是那样清晰。我感觉那时候儿。前卫路小学特别的高大上,而且这个学习的氛围特别的活跃。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对科学对自然对大师对世界的一个探索发现的种子。
而且一直到现在都心存感恩的一件事儿。是我上小学六年级,我们要毕业了,参加毕业考试的那天。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回事儿,就阴差阳错的把考试时间给弄错啦。

当时都是自己走着上学,我到了到了学校,一路上我还在想,怎么路上都没有什么人那?到了学校门口儿也看不见人,等我进了学校才发现啊,人家都已经开始考试了,我就猜慌慌张张急急忙忙地往教室跑。当时,我们数学老师,发现少一个考生,王成玉还没到呢魕,然后他就急了,说耽误了考试怎么办呢?
于是他就骑着他那个大二八的自行车去路上去找我。他也不知道我们家住在哪儿,就是知道我放学走的这个方向。于是他就沿着那个路一直去找,找了一路也没有找到。于是又慌慌张张的骑回来再一看,我在教室里坐着答题呢,然后他就放心了。几十年过去了,依旧是温暖的记忆。

▲1977年首届初中三班毕业生照。

▲1979年初三一班师生留念。

▲1980年初中二班毕业照。

▲1982年学生毕业照。

▲园丁们的子女,校园就是家。

▲80年代郑学英与学生合影。

▲80年代末郑学英与学生合影。

▲90年代初区运动会教师合影。
▲教师合影。
在北京中科院工作的王玉回忆:我是1995年9月入学的,基本在所有教学楼里上过课,也见证了前卫路小学迅速变迁的几年。1995年一进小学大门,南边是几排平房,印象中房子南北通透宽敞明亮,但是有一定年头了,冬天生着炉子,夏天房子会漏雨,一年级的时候因为教室漏雨,我们班还搬到电教馆(在操场的北边)上过一段时间的课。

院子里有水龙头和水池,几排平房再往南就一个二层小楼。原来操场的位置和现在的应该是一样的,但是是沙土操场。操场的西边当时还没有盖楼,有一个露天的主席台,我记得我成为少先队员的入队仪式就是在这个主席台上,由高年级的姐姐给系上的红领巾,倍感光荣。主席台的位置改成教学楼以后,后面一排平房成了教职工单身宿舍。

▲1995年入学的小朋友。
▲2003年毕业的小朋友。
操场的西南角是厕所,门口的大树长得非常茂盛,刚入学时的厕所又小又破,还有同学掉到过茅坑里,捞上来后作为围观者之一的我也在现场,那一幕终身难忘。女厕墙也很矮,会有调皮的小男孩往里扔土块。过了一两年厕所重盖之后,感觉大得一眼望不到头。
操场的东边的一棵大树上挂着一口大钟,每当停电的时候,这口钟就充当了上课铃和下课铃的作用,钟声浑厚悠扬,有时同学们也忍不住去偷偷敲两下。
后来平房拆了,南边的二层小楼也拆了,记得学校里有段时间到处施工,当时每个班都要攒塑料瓶、废纸之类的废品卖了当做班费,班里有的同学偶然到工地上捡了废旧钢筋回来,发现这确实能卖不少钱,后来“捡钢筋”的同学们越来越多,教室里堆满了钢筋,工人们就找上门来了……

学校里的喷水池修过两个版本,都是由假山和喷泉构成,这是我们作文课上《校园一角》的重要经典景点,这个喷水池成就了大家的排比句的用法和写景抒情的遣词造句,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几乎把它描绘成了世界上最美的喷水池。
以前学校的小卖部在一进大门的北边,后来搬到了南边,除了可以代班级领本子和纸,各种文具、小食品更是琳琅满目,一下课就被围的水泄不通。

▲1980年前卫路学校初中班教师,一路有你。
透明的普通冰棍一毛钱一根,有颜色的冰棍两毛钱一根,没有包装,甜丝丝的甚是可口。最让我惊讶的是,小卖部还总能满足大家的特殊需求,我们美术课上需要胶泥,小卖部就立马进货胶泥,后来要做版画需要油墨,小卖部又能买到刻刀和小管油墨。
学校外面的小卖部和地摊更是不胜枚举,学生们在放学后在大门外等着家长来接的空档就各种买买买——比如我,一毛钱的糖稀、豆腐皮、哈密瓜丝等垃圾食品,塑料丝、线绳的手链,还珠格格的贴画等周边。门口经常会有城管来收东西,有时大家还要帮着小摊贩把包裹藏在身后挡好。

▲上课时敲钟的节奏很快,下课时敲钟节奏很慢,那时候就盼着下课去操场玩。
我上学时前卫路小学的校服上面印着“前卫”二字,学校各方面也确实都很前卫。三年级就开始开设英语课,用的剑桥少儿英语教材,在当时相比保定其他学校也是超前的,老师的口语发音很标准。
学校很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特长,下午放学后有各种兴趣班,电子琴、舞蹈、声乐等等。一年级的时候,学校里在周末时有个好像是叫“广养书法学院”的,我参加了软笔书法,还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荣誉证书。

90年入学96年毕业的于亮回忆:二班,前一年还在学校上了学前班。当时同学们基本构成:河大子弟,北关村张闾瑛,第一中心医院(当时是二医院)子弟,双胜街等周边社区,我家当时住双胜街。
学校南墙外面是实验中学,学校北门外有卖油条炸糕的小店和加工香油麻将的作坊(作坊曾将存储麻将废料的大铁皮桶放在学校操场角落,我有个同学还曾经掉进去过)。
北门马路对面是冰峰冷饮厂(声名远播的豆宝)。学校操场在西侧,最初是泥土地,后期铺了塑胶。教室最初都是平房,94年左右在校门北侧修了一栋教学楼。我们学校当年是市区最好的小学之一。

▲2007年教师合影。
Raikkonen回忆:96年入学的80后尾巴。记得那几年正式前卫路小区大搞基建的年份,从入学的时候盖西边的那栋三层的教学楼,到门口正对着的那栋造型跟“前”字一样的教学楼,再到那栋L形的教学楼。也就是三四年的时间,真的是一年一栋楼,而却我居然还是每栋楼都上过课,最后从那栋前字楼里毕业的。
毕业的时候操场还不是塑胶的,现在学校东侧的篮球场还做过几年的气象站,里面放着温湿度计、风速风向仪,反正在当时上小学的时候感觉挺多的设备。
操场北边当年还有个尖顶的大礼堂,在里面上过公开课;02年因为初中不考改摇号一下子轻松了,还在里面用投影看过世界杯。学校一直地方不大,人不少曲周天气预报,当年一个班好像也得五六十人吧。20年前照相机还是个稀罕东西,存着的照片估计也就毕业照了。想想当年从省监狱蹦蹦跳跳地走着去上学,无忧无虑的日子再也没有了。
▲书香润志结硕果,墨海扬帆满校园。

▲梦想从这里起航。

▲梦想,承载着生命的意义;梦想,凝结着灵魂的救赎;梦想,演奏着命运的交响曲。扬起希望的风帆,吹响梦想开启的号角,向未来进发,朝梦想前进。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108 2017 08 31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