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1938年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比诺兰的那场更伟大!-历史教师王汉周

1938年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比诺兰的那场更伟大!-历史教师王汉周
原创历史热文:明朝那些事儿 里面的历史都是真的吗|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古人木有套套,咋办|国外历史书吹水的现象很严重|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永生

诺兰的《敦刻尔克》在国内火爆上映了,他用英国人的视角来描绘了那段险中求生的逃亡史。眠眠先给大家普及下当时的背景,(放心吧,无论看没看过这部电影都不会涉及什么剧透):
0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人吸取了教训,为了防止德军入侵,他们自作聪明地耗资50亿法郎,历时12年(从1928年开始建造到1940年基本完成)在其东北部、法德边境地区构筑了一个数百公里的超强防御筑垒系统,并且以当时法国的陆军部长的名字命名为:马奇诺防线。

这个由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的防线,看上去如同《冰与火之歌》中的北境长城一般坚不可摧:防线内部配置有各种大炮、壕沟、堡垒以及厨房、发电站、医院、工厂等辅助配套设施,里面的通道四通八达,较大的工事中甚至还有有轨电车通道。
整个防线共构筑永备工事约5800个,最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度达到3.米多,装甲塔堡的装甲厚度达到300毫米,可谓是固若金汤。

在法国与比利时的边境是崎岖、森林密布的阿登高地,很难开展运动作战,因此法国人比较放心,没有多加防备。
然而法国人万万没想到的是,1940年5月,德军先是攻打比利时北边的荷兰,引诱英法联军前去支援,而德军重点却在于偷袭马奇诺防线的北端、法国与比利时边境阿登高地这个缺口,成功地绕到了英法联军打算坚守的马奇诺防线背后,使得这个庞大而坚固的军事设施系统失去了作用,成为一道彻彻底底的摆设。

紧接着两路德军合击,仅花了十多天时间,德国装甲部队就横贯法国大陆,直插英吉利海峡岸边。把近40万英法联军围逼在法国北部狭小地带杨亿巧对。
当时的情况对于英法联军而言,相当于在悬崖边上:仅仅剩下敦刻尔克这个只有万名居民的港口小城作为海上退路,并且,只有通过敦刻尔克,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英国,才能让被围困的军队绝处逢生。

基本没有保护的敦刻尔克港口,是个极易受到轰炸机和炮火持续攻击的目标。因此人们很难相信,在德国炮火的猛烈袭击下,可以保全四十万人从这个港口撤退。
万分危急的形势下,英国政府下令执行代号为“发电机”的撤退计划,他们深知政府的力量此时已经远远不够了,要想营救军队,只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动员普通民众,进行自发的救援。张炘炀
海军部开始在沿海和泰晤士河沿岸征用船只,通过广播呼吁所有拥有船只的人前往敦刻尔克,船主们明白撤出军队对于拯救国家的意义,纷纷驾驶着驳船、拖船、货船、客轮、渔船、汽艇等各种船只出海,驶往敦刻尔克。

当时,先后有861艘各种船只加入救援行列,只不过这个数量计算,是把游艇之类各种小船都算进去了。所以德国人不屑地称这支舰队为“蚊子舰队”。
正是这些普通人不畏牺牲,从英国南部的六个港口出发,在敦刻尔克接上联军官兵后再返回英国,展开大救援。
为了阻止救援顺利完成,德国空军派出300 架轰炸机和500架战斗机对撤退的船只实施轰炸,仅5月27日一天,便投放了1万5千枚高爆炸弹和3万枚燃烧弹,将敦刻尔克变成一片废墟。
在影片《敦刻尔克》中,就将这一幕还原地很写实,甚至盟军听见德国轰炸机的轰鸣声远远传来,就被那种巨大的恐惧感所包围……
殊死一搏之下,英国空军也从本土起飞了200架战斗机,与德国空军进行激烈的空战。
尽管先后被击沉200余艘舰船,联军这支五花八门的船队还是在如此危险的情形下,用了9天时间,把34万大军从死亡绝境中拯救出来。

而最初英国的期望,仅仅是能够坚持两天时间,运出4.5万军队…
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意义,在于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也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二战结束后,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建起了一座敦刻尔克大撤退纪念碑。以纪念在大撤退中英勇献身的阵亡将士。同时,在如今诺兰电影的号召力下,国人也了解到了这一场激动人心的大救援。

然而,在抗战时,我们中国同样有一场毫不逊色的大撤退,却几乎没多少人知道…

02
先说一句,相比起来,这场中国版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更是挽救了多达150万民众的生命,抢运了近20万吨军工器材,可谓是拯救了整个中国的命运。
而这个奇迹,竟然几乎是一个人以一己之力完成的。下面,眠眠就来详细说一说这场足以留名青史的壮举:宜昌大撤退。
千百年来扼守着长江三峡的江城宜昌,地势十分险要:从地理角度来讲,此地处于第二阶梯的巫山山脉和第三阶梯的江汉平原的交汇处,紧扼四川盆地的东大门,可谓是上接巴蜀,下引荆襄,因此自古以来便兵家必争之地。

早在三国时期,刘备便安排猛将张飞郡守宜昌,当时,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夷陵”。
在此后的历史上,这座城市还担负起了很多军事运输的重任,1876年,中英签署《烟台条约》后,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成为了长江航线上极其重要的转运港。
这一点的重要性,在抗战时期表露无疑。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随着华北陷落,淞沪战争爆发,南京告急……很快华北、华中、华南大片的土地和无数城市沦陷。

10月25日,武汉沦陷,就在武汉失守前后,长沙、广州已经被侵占,上海也已岌岌可危。这就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沿海一带的大量工厂资产,必须内迁至大后方四川,以保全抗战的有生力量。
而在当时的中国,飞机少得可怜,火车线路被炸得七零八落无法正常运输,而公路运输不仅运费高,车辆也少且不能直接入川。
因此,长江便成了进入四川唯一可以依赖的生命线,成为了抗战期间贯通前后方最重要的“黄金水道” 。

然而这条黄金水道,在当年却存在一个天然的问题:长江在宜昌段被三峡的山势扼住了咽喉,三峡航道弯曲复杂,险象丛生,有的地方仅容一船通过。从宜昌溯江而上,首先就会遇到西陵峡,航道狭窄而且湾多,急流险滩遍布,继续上行还有巫峡和瞿塘峡的复杂航道,并且三峡无法夜航。
更重要的是,由于1500吨以上的轮船由于体积太大,无法逆流而上,因而所有从上海、南京、武汉来的大船,都不能直达重庆,乘客和货物都必须在一个相当于中转站的地点下船,换乘能进入峡江的大马力小船,才能继续过重庆入川。

是的,这个中转站的地点,就是宜昌。
可想而知,在这抗战的紧要时节,宜昌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中日军队双方关注的焦点。
03
1938 年春,随着国民政府的西撤,大批人流、物流顶着日本人的轰炸,从长江下游、华北、华中地区涌向四川,全部来到了宜昌。特别是武汉沦陷后,这股撤退潮一时达到了顶峰。

而宜昌原本只是一座10万多人口的小城,如此庞大的难民潮流,以及源源不断运输而来的战时物资,早已将这座小城撑得爆满,每日各种滞留人员最多时达到了3万之多。
而且除了普通平民,还有很多知名人士如冯玉祥、陶行知、老舍、李四光、黄松龄、王芸生、于毅夫、程希孟等,也来到了宜昌,参加抗日演讲或演出。当时工商企业界著名人士黄炎培、胡厥文、孙越崎、王幸生等,也跟随上百企业家逃难来到了这里。
他们基本上都抱着一个念头:上船。

一张入川的船票,在彼时成为了真正千金难求的玩意儿。因为人多船少,为了等购船票,很多人往往一等就是半个月或一个月。
从宜昌城区的通惠路到船码头,大街小巷都是人,所有的旅店客栈、学校都挤住满了人……因为房屋容量有限,很多人甚至只能露宿街头,栖身屋檐下。
而这些难民中,还包括8000多名儿童。他们中的一部分,是从华北、华东战区抢救出来的无家可归的孤儿。当时由周恩来、宋庆龄、宋美龄提议建立的战时儿童保育院,决定在宜昌设立难童接送站,将各地送来的难童,集中组织在宜昌,然后送他们乘船进川。

“下游到客日盈千,逆旅麋居待入川。种种方音如鼎沸,俱言上水苦无船唱情歌的人。”
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当年在宜昌时,无处可住,只能旅居在一艘江轮改造而成的旅社中,面对滚滚难民潮而写下的诗句。眠眠在其中,读到了一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般的悲凉。
除了难民之外,宜昌城沿着长江两岸,堆满了大量从上海、南京和武汉等地匆忙撤出的机器设备。不少机器由于撤走时十分仓促,来不及装箱,都敞露着任凭日晒雨淋。当时光是积压在宜昌的兵工器材就有13万吨,这些可是全中国的军事工业的命脉,如果落入日军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无怪乎当时一位企业家宋开友一针见血地分析道:
“大半年间,以扬子江中下游及海运轮船的全力,将所有一切人员和器材,集中到了宜昌……全中国的兵工工业、航空工业、重工业、轻工业的生命,完全交付在这里了。”
而此时,发现了宜昌重要战略意义的日军,已经开始疯狂地向这座城市发动攻击,敌机不断地飞向宜昌上空发动轰炸。

与此同时今夜不设防,张自忠指挥的几十万军队正在等待出川参加抗战,也急需通过长江航线奔赴前线。
更为严峻的一点,从10月中旬起,长江上游有40天左右的中水位,较大轮船尚能航行,再过后便到了漫长的枯水期,大型设备就根本无法入川了……
这也便意味着,从10月中旬之后,拥塞在宜昌的数万人和10万多吨物资,必须在40天内运走。
想要在40 天时间,完成这样大的运输量,除非出现奇迹。
04
而这样的奇迹,真的被一个人完成了。
此人叫做卢作孚,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私营航运企业——民生轮船公司的创始人。

卢作孚出生于四川合川的一个贫寒之家,小学毕业便辍了学,随后前往成都刻苦自学,博览群书,寻求救国途径。虽然只有小学学历,但不可思议的是卢作孚自学成才,竟然办了补习学校讲授中学数学,甚至还编著有《卢思数学全解》《中等代数》、《三角》等教材。
17岁时,一心报国的卢作孚加入了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23岁在成都《群报》当记者,26岁时就做到了《川报》的总编。在开展以民众为中心的通俗教育与新教育试验遭挫后,他产生了实业救国的念头。
1925年,他靠着乡亲、朋友和地方绅士的经济支持,以8000元资本购买了一条仅70多吨的小客船,创办了一家轮船运输公司,并依照孙中山先生“民生主义”的思想,将其命名为“民生轮船公司”。

虽然仅仅从一艘小船艰难起步,但能力极强的卢作孚仅仅用了几年时间王均金,便统一了整个川江航运,甚至迫使外国航运势力退出长江上游。
随后,这家民生公司由小到大茁壮成长,终于在10年后,相继在上海、南京、武汉、宜昌等地设立了分公司。
到了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民生公司已拥有轮船46艘,总吨位也达到了1.8718万吨, 成为我国内河航运最大的民营企业,同时也是长江航运的绝对主力。
值得一提的是邱妙津,卢作孚在民生公司船舱和职工宿舍的床单上,都特意印制了“作息均有人群至乐,梦寐勿亡国家大难”的字样,还经常教导他们:“我们应一致反对的是空谈,应一致努力的是实践。天下事都艰难,我们如能战胜艰难,天下便无艰难事。”

抗战开始后, 卢作孚更是致电民生全体员工:“民生公司应该首先动员起来参加抗战!”并立刻调集所有船只,在两周时间内将川军4个师2个旅由重庆赶运到宜昌,奔赴抗战前线。
是的,民生公司这家“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的地地道道中国本土企业,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大也最有影响力的一家民营航运企业,卢作孚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国船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担当宜昌大撤退的重任,自然交到了这位民族企业家身上。
可笑的是,就在武汉沦陷前不久,国民政府军政部居然给卢作孚下了一纸公文,要求他将民生公司所有船只一律开到武汉长江下游田家镇处,自行凿沉,并指望以此封销江面,阻拦日军军舰沿长江进犯武汉。
这种自毁长城的安排,是卢作孚绝对不能接受的,更何况这是他苦心经营了十多年的心血。在果断拒绝了这个命令后,卢作孚表示他会竭尽全力,组织船队参加抗战救援。

在宜昌运输的十万火急之际,当时兼任交通部次长的卢作孚,主动提出承担宜昌撤退的全部运输任务,并当即获得国民政府的批准。
然而,即便是民生公司,当时能走峡江的也只有22艘轮船。按照单艘船运载量2万吨运力计算,将当时滞留在宜昌的难民和物资全部运至重庆,需要整整一年时间。
为了解决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卢作孚亲自来到了宜昌,这座风雨飘摇的城市。
05
当卢作孚刚刚到达民生宜昌分公司时,眼前的景象令他震惊:怀远路办公楼里,疯狂抢票的人群从楼梯挤到了大街上,一些武装押运货物的军官气势汹汹,甚至冲着工作人员掏枪威胁,索要船票。
这种人心惶惶,秩序荡然无存的局面,并没有吓退卢作孚。
他无视任何权贵的要求,拒绝他们的请客贿赂,坚决一视同仁地组织安排抢运。在召开公司紧急会议后,他又废寝忘食地工作,希望能够策划出一份紧急运输方案。

要完成这个方案,必须结合重庆至宜昌间的水位、险恶河段(包括急滩、险滩、浅滩158处,最为著名的险滩达70处)的水流及运输船舶的性能、吃水深浅情况,以及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江段船只的不同优势,来增加运力。
直到10月24日清晨,一个机智又充满冒险精神的想法,在卢作孚的脑中逐渐成型:
宜昌到重庆这一段,去时溯江而上需要4天,而返回时顺江而下只需2天,如此来回一趟是6天。因此,可以充分缩短运载时间,将整个运输划分为三段航行。

也就是说:将宜昌至三斗坪作为第一段,三斗坪至万县为第二段,万县至重庆为第三段。每艘船以吃水深度,马力大小为基本依据,用一部分船只选运货物至三斗坪,当即返回,再由公司调船运至万县或直运重庆,对重要物资和大型货物则由宜昌直接运至重庆,并在重庆让出川抗日的士兵搭乘后顺江而下。

另外,每段航路必须配以吨位最适航的船舶,并在庙河、万县两地采用陆上接力运输避开险滩。当轮船过新滩时,还要借助岸上新装的绞车,使用钢缆系住轮船协助通过。最后,再安排有经验的驾引人员和起重人员组成的工作组,在新滩岸边协助船员顺利过滩。
可以说,这个宜昌大撤退的运输方案,是卢作孚数学及工程学基本功、统筹能力和航运知识的完美体现。

当黑着眼圈的卢作孚向员工讲解这个复杂的运输方案时,所有人都钦佩得五体投地,因为在此之前,他们怎样也想象不出能够在40天内完成运输的办法。
此外,为了能够尽快抢送难民难童,他对客运舱实行“座票制”,将二等舱以上的床铺一律改为座位,对权贵与平民一视同仁乘船,这样就增加了一倍的以上的客运量。同时他降低收费,对公教人员实行半费,对战区难童免费,对货物运费,更是只收平时的十分之一。

无怪乎当时的报纸都说,卢作孚这几乎是自己倒贴钱搞撤退。
鉴于三峡航段不能夜航,他要求各船尽量利用夜晚装卸swins,抢在白天航行。为了搬卸方便,他在三峡航线增设码头和转运站,临时增加雇工3000多人,同时征用民间木船2000余只,运载轻型物资。
惊心动魄的“宜昌大撤退”终于开始了……
06
10月24日一早,卢作孚亲自领队,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一轮轮轰炸,护送着几百名孤儿难童,乘上满载着物资的轮船起航,开出了宜昌港。

从那天开始,民生公司的22艘轮船和850多只木船,日夜不停地在川江来回穿梭。卢作孚本人也不辞辛劳,每天都要了解装载和航运的情况,抽出时间到码头视察,遇到困难时亲自当场解决。

撤退当时的情景,被卢作孚记载于回忆录中:
“每晨宜昌总得开出五只、六只、七只轮船,下午总得有几只轮船回来。当轮船要抵达码头的时候,舱口盖子早已揭开, 舱门早已拉开,起重机的长臂早已举起,两岸的器材早已装在驳船上……两岸照耀着下货的灯光,船上照耀着装货灯光,彻夜映在江上。岸上每数人或数十人一队,抬着沉重的机器,不断地歌唱,拖头往来的汽笛,不断地鸣叫,轮船上起重机牙齿不断的呼号,汇合成了一支极其悲壮的交响曲,显示了中国人民动员起来反抗敌人的力量。”
1938年11月起,日军开始对宜昌实施疯狂的轰炸。重型轰炸机喷着黑烟,不间断地在峡江航线实施轰炸,民生公司的抢运船队在峡江每天都遭受着损失:轮船、木船不断地被炸毁,更残酷的是,每天民生公司都有员工牺牲……

1938 年11 月,“民裕轮”从三斗坪去重庆途中,在青石洞遭到几架日机的袭击, 当即被炸沉。船上人员除7人生还外, 其余全部牺牲。此外还有“民权”、“民众”、“民元”等川江主力船,不是被炸得严重破损,就是被炸沉,导致长江上游的运力比抗战前减少了一半有余。

最终在大撤退运输中,民生公司损失轮船16 艘,116 名公司员工牺牲,61 人受伤致残。至于被摧毁的厂房、仓库、机器设备,以及损坏的码头、趸船、货栈等,更是无从计算……

惨重的损失和牺牲换来的,是宜昌大撤退的巨大成功。
经过40天的艰苦奋战,滞留在宜昌的3万多人员全部运离,堆积在码头的十几吨物资运走大半。宜昌沦陷前,长江两岸各码头地面仅剩下一些零碎废铁。在完成撤退后,卢作孚才乘坐着最后一艘轮船,离开即将被日寇占领的空城宜昌。

40天惊心动魄的运输中, 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向四川运送了10 万人,9 多万吨工业物资,包括金陵兵工厂、兵工署陕厂、南昌飞机厂、扬州航空站、申钢厂、中福煤矿、大成纺织厂、武汉纱厂等企业无数重要的战略物资。除此之处,还保全了大批科研设备及珍贵历史文物。
卢作孚还将已无力搬迁的上海大鑫炼钢厂、常州大成纺织厂、汉口周恒顺机器厂挽救了下来。并先后共接收难童1.5 万余名,分为28 批次由轮船公司运往大后方各个儿童保育会。

借助于这些抢运入川的珍贵物资, 很快在西南和西北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工业区, 尤为重要的是以重庆为中心的兵工厂、炼钢等行业的综合性工业区,它们构成了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
可以说,正是这些大撤退中运输到大后方的工矿企业,成为了抗战的坚强后盾,生产了大量军事物资,为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

甚至日本军方也在后来检讨武汉会战得失时, 才终于意识到此次宜昌大撤退在整场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假如昭和十三年(1938 年)在攻占武汉作战的同时,也一并攻占了宜昌,战略价值就不同了。”
与敦刻尔克依靠政府组织的大撤退不同,宜昌大撤退几乎是身为企业家的卢作孚,以一己之力完成的,更堪称是一场奇迹。他也因此获得了政府授予的一等一级奖章。

如果没有这次大撤退,可能中国的命运就会不同,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民族脊梁,和这种勇担国难的精神,这个国家将变得更加容易被摧毁。

诺兰大导演可以用他细腻独特的视角,向全世界讲述着“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动人事迹,我虽然力量绵薄,却也希望能够让更多国人看见,属于我们自己的“宜昌大撤退”——一场二战中同样可歌可泣的壮举。
老王推荐:
关注“眠眠冰室”
睡前十分钟,讲你没听过的冷故事
和黑历史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114 2018 01 13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