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1926年之逊帝——溥仪-吉第商展文化传媒

1926年之逊帝——溥仪-吉第商展文化传媒
旧影显像
1926年之逊帝——溥仪
1鹿钟麟等逼宫告示(1926年八月十四日报载)


民国十三年十一月初,国民军反戈入京,其部将鹿钟麟等挟兵入清宫,勒令逊帝即日迁出宫外,以利其搜刮宝藏之私。同时又强使承认取消优待清室条件,别订五条,印为告示,张贴全城,使众周知。记者好奇,当日曾将此项告示摄影,留作纪念,盖此种暴举在历史变迁上言之,实为一大事件也。今值谣言遗老请求政府准许溥仪还宫居住之时,特将该照制版,连同溥仪等在津最近摄影刊登于此。
2居于天津张园之逊帝(1926年八月十四日报载)

溥仪与帝师陈宝琛于天津张园
相关介绍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地铁诡事。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
陈宝琛十三岁中县学秀才,十八岁中举,同治七年(1868年)二十一岁登同治戊辰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十年(1871年)授编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曹植聪慧,陈宝琛又被提拔为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香榧怎么吃,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陈宝琛早年入翰林,直言敢谏,同张之洞、张佩纶、宝廷被誉称为“枢廷四谏官”,甚得清帝宠信。
3居于天津张园之溥仪之夫人(1926年八月十四日报载)

于天津张园之溥仪夫人——郭布罗·婉容
4废帝溥仪与英国坎(加)拿大总督合影于天津张园(1926年十月三十日报载)

图中由左至右:庄士敦(溥仪外籍帝师)、溥仪、威灵顿夫人、威灵顿、溥仪夫人
威灵顿为英国庚子赔款委员会委员长,今夏来津,往访废帝摄此。其后威氏往就坎(加)拿大总督任。
5避居天津之废帝溥仪亲笔题赠某要人之照片(1926年十一月二十日报载)

照片系溥仪赠某要人者,虽不若瑞王太子之不书上款(笔者要求删去未照入),但自称宣统新醉拳,则颇索解耳。
6逊帝之妻妾及弟媳合影

照片由左至右:溥仪如夫人文绣(爱莲)、溥仪夫人婉容(植莲)、溥仪弟媳。
溥仪夫人的诗《致爱莲书》
明月何凄凄,照我丝竹居。问君何所思?吾亦无所忆封印的魔罐。无所思无所忆,是何烦事使君悲?君悲莫非思亲远,无人怜我对月凄。无所依,思亲思友无知己,亚似离燕南飞。归故乡,归故乡,见爷娘。人言相思苦,我言相思悦。思虽苦,心还慰,只有单思无了时。采莲莲花开,君王卧病帐不开。采莲莲叶长,桶役宫人来逞强。采莲莲结子,桶役宫人炊豆子。太不良,太不良,赛虎狼永兴搬场,赛虎狼。黑心肠,黑心肠,无法偿,无法偿。狂风扬,狂风扬,天地昏暗日无光。
7溥仪出走纪实(1926年十月三十日报载)

满清逊帝出走津门一事,人多不知真相,有说坐京津专车走的;也有说是抄吴大头的本子躺在汽车里出京的;诸如此类的谣言,多不胜述。其实当时的北京政府对于溥仪先生避居日本使馆,满不重视,所以从来就没有严防他逃逸呢。既然如此,这位先生本来用不着着急,只要从从容容,无论化装不化装,一定能够逃出都门,包无危险。那时的政府为着想法子救穷,急于疏通各方面,好趁早解决金佛郎案,唯日不足,你看他们哪里有工夫管这溥仪先生的闲事吗!果然不出在下所料,这位时髦青年,真正聪明,就趁此时机,壮着胆子,换穿普通大学生常服,鼻梁上还依着平日习惯,架着那墨晶眼镜,手挟几本洋装书,跟着三个暗探式的亡国大夫,一个日本兵士,摇摇摆摆,像很镇定的样子,走出东交展巷,一直缓步徐行到东车站,打了五张三等客票挤拥着在那个气味难闻的平民车厢里,去过他那三小时多的难受生活了。幸而一路来并没委曲受惊,且能于几个钟头的时间,逃出了他心目中所谓可怕的北京,安抵津门。这也算是近年的一部有叫座能力的拿手好戏哩!比较从前猪仔头那样很狼狈的出走,当然舒服多呢!
8窥妆趣闻(1926年十月三十日报载)

溥仪既避居津门,寄寓张园,此人所共知者也女神保护人。
有一趣闻,人或鲜知之。闻之友人言,前任陆军总长吴某有宅,与张园为邻,一日方敏雅,溥仪夫人晨起梳妆,窗户洞开,吴宅仆人蓝衣者一人,登楼倚窗窥视,为溥仪夫人所觉,怒甚,立令太监数人,赴吴宅大兴问罪之师,吴仆亦殊倔强,谓太监曰“如今民国,没有什么皇上皇下,你们老公,更不必作威作福,我们才不怕你们呢”,陈艳茜太监无可奈何,诉之捕房,日捕当至吴宅传拘蓝衣仆人,则诸仆尽衣蓝,莫辨谁何……吴宅为息事起见,将仆团完全解散而罢。
此今年之事云。
关注本微信平台,更多大连、旅顺旧闻与您一起分享
历史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
在于用材料说话。
历史是延伸的。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
积累和扩展,
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旅大老报旧闻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114 2018 05 22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