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17大唐中医药名家王焘及其《外台秘要》的历史贡献-大众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17大唐中医药名家王焘及其《外台秘要》的历史贡献-大众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17大唐中医药名家王焘及其《外台秘要》的历史贡献
国家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课题组专家、中国光彩集团副总裁徐群贵研究员
【内容提要】王焘对于中医药的系统化整理、编辑,使得过去凌乱不堪的中医、中药各行其是、各自为战状态,从体系建设上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路线图。这方面,中医药经常性的被作为一种个人技艺,是因人而异的一种个性化手艺,处于“感性认识”和“个人心灵手巧”的局限性状态,一直到现在都有许多民间中医药人士敌视理论研究,敌视大专院校的专业化人才培养,认为中医药人才就是日积月累的自我琢磨,不存在成才之路的规律性。王焘的中医药贡献打破了这样的格局,让中医药在医术精湛和中药材质量好的两方面齐头并进,首先就是在万无一失的艾灸、美容养颜方面,达成了中医与中药之间实质性的优化组合,堪称现代中医药的鼻祖,也是健康养生的开山祖师。这也是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历史性规律,自从《黄帝内经》诞生以后,并且流传于世的效果,带来了张仲景、孙思邈等人的中医药经典之作。中医药传承首先就是文化传承,是必须以文字记载为主要方式方法的。(续接前文)(十)《外台秘要方》对气血津液疾病研究的贡献(下半部分)
3.虚劳
虚劳病是以脏腑亏损,精气血津液不足为主要病理过程的一类慢性虚损性病证的总称。《内经》 时代对虚劳病证形成的原因,主要病变机理,常见临床表现及其防治方法就有比较全面的论述。《难经》紧承其后,于 《十四难》 中对 “五损”病理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并指出五脏虚劳病证动态变化有两种规律: 一为 “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这一过程为由肺及心、及脾、及肝、及肾过程; 二是“从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即为由肾及肝、及脾、及心、及肺过程 (见《难经·十四难》)。仲景《金匮》 密切联系具体脉证,开创了有关虚劳病证的辨治施方用药,给后世论治此类病证以重要启迪。巢元方的 《诸病源候论》 于卷三专列39候而论 “虚劳”,惜其有论无方。王焘 《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 《外台》) 对 “虚劳” 病证的理论研究和临证论治有丰富而系统的论述,其中卷十六(以下所引文凡未注明卷次者皆源于本卷) 援引10家83条文献,其中有 “五劳六极” 专论12条,治疗方药143首。有论有方,方论有机结合,从 “虚劳”病证的相关理论和临证治疗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论述。较详实地反映了中唐及其以前对 “虚劳” 病证研究的实况。在所载文献中,《删繁》 资料有39条,占所引文献约47%,引用孙思邈的两部《千金》26条占所引文献的31.2%。(1)病因病机就虚劳形成的病因病机而言,《外台》 所载文献认为,主要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有关,还与劳伤过度、房室不节、饮食起居失常所致,尤其是久病治不及时或久治不愈而损伤人体正气而成。此外还认为年迈体衰,脏腑机能减退,化生精气血津液之功能衰退而成,这些认识均为后世所遵循。(2)辨证论治《外台》 论述的虚损病证是以五脏的寒、热、虚为纲领进行辨证论治的。这种辨证分型纲目清晰,同时也抓住了辨证的关键,这对脏腑辨证纲领的成熟及广泛应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正如 《外台》 说:“夫五脏劳者,其源从脏腑起也。故生死之浮沉,动百病之虚实,厥阴阳,逆腠理,皆因劳瘠而生,故曰五脏劳也”( “五脏劳论一首”)。①肝虚劳。所谓肝虚劳,是指因过劳 (或多病) 伤肝而致肝之气血阴阳虚损不足的病证。《外台》 认为,肝在体合筋而主动,故肝虚劳损日久可致筋极。故将肝之虚劳病证分为肝之阴血不足的“肝劳虚热” 证; 肝之阳气不足的 “肝劳虚寒” 证,以及“筋虚极” 证进行辨治。其一,肝劳虚热证。此证是因肝之阴血不足,阴不制阳而虚热内生,故成“肝劳虚热” 证,症见 “两目为赤,闭塞不开,烦闷宛转,热气胸里炎炎”,或见“恐畏不安,精神不守,闷怒不能独卧,感激惆怅,志气错越,不得安宁”。方用《删繁》 前胡泻肝除热汤,或茯苓安肝定精神丸方 ( “肝劳虚热方四首”)。其二,肝劳虚寒证。肝劳虚寒证是因肝之阳气受损,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此正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之 “阳虚则寒” 机理在肝病中的体现。《外台》认为,“肝劳寒,眩忘咳唾,忧恚内伤,面离色,目青盲”; 或者症见 “关格劳涩, 闭塞不通, 毛悴色夭”; 或者目 “????不见物”, “口苦, 骨节疼痛, 筋挛缩,烦闷”; 或 “胁下痛,胀满气急,眼昏浊,视不明” 等。治疗方用 《删繁》 硫黄丸,以治其本,温阳暖肝,消除阴寒之气; “关格劳涩者” 用猪膏酒; 目青盲、视物不清者用真珠煎; “骨节痛,筋挛缩” 者,用虎骨酒; “胁下痛,胀满气急” 者用槟榔汤 ( “肝劳虚寒方五首”)。其三,筋极证。由于肝有气血阴阳之虚损,故当肝之阴血不足时可致 “筋极”,临证又有偏于热、偏于寒两端。偏于热者,症见 “好怒,口干燥,好嗔,身躁不定”,治用 《删繁》 黄芪汤以 “调筋止怒定气” ( “筋实极方四首”); 偏于寒者,症见 “好悲思,颜色苍白,四肢嘘吸,脚手拘挛,伸动缩急,腹中转痛”,《删繁》 用五加皮酒方以温阳补肝、消除阴寒 (“筋虚极方二首”); 若肝虚劳极,气血不养于筋而致“筋虚转胞” 者,可用《删繁》 人参汤方(“筋虚转胞方二首”); 亦可用艾灸方法,或用药液浴渍肢体以治“转筋” ( “转筋方七首”)。②心虚劳。所谓心虚劳是指因过劳(或久病、或年迈) 而致心之气血阴阳虚损劳伤而致的病证。当心之阴血受损而劳伤者,阴血不足不能制约心阳,致使心气、心阳亢盛生热而成 “心劳热证”。但是,由于心属火脏、阳脏,其阳亢盛,又通应于夏,故心脏又极易感受炎热而成心劳实热证。心之气血阴阳久虚不能营养于血脉,便可生成脉极之证。故心虚劳者可有以下四证:其一,心劳虚热证。心主神志,在志为喜,当心虚有热时,虚热内扰,故症见“惊梦,喜恐畏,惊惧不安”。此证可用《千金》 竹沥汤以补心气,养心阴,以安定心神; 若心之虚热内扰,则症见 “口干烦渴,眠卧不安”,可用 《千金》 茯神煮散以滋补心阴,安神定志 (“心实热方三首”)。其二,心极实热证。心为火脏,阳脏,通于夏气,易为火热所犯,当心虚劳损,又受火热犯扰时,可见 “好笑无度,自喜,四肢烦热”,或 “口舌生疮,大便苦难,闷涩不通,心满痛”。《删繁》 用麻黄止烦下气汤,或大黄泄热汤方治之( “心劳实热方五首”)。其三,脉极虚证。心主血脉,故心虚劳极可致脉极,其证也有偏寒、偏热之别。当心之阴血不足,“血气伤” 者,症见“口为色变赤,言语不快”,《删繁》用茯苓汤以 “消热止血气,调脉理中”而治之; 若症见“多汗无滋润” 者,《删繁》 用麻黄汤以 “消虚热,止汗” 而治;若症见 “颜脱面色白不泽,脉空虚,口唇色赤干燥” 者,《删繁》 用 “升麻润色消痹止热极汤方” 治之 ( “脉热极方三首”)。其四,脉极虚寒证。当心之阳气不足,血脉失于温煦者,则可成脉极血虚寒证。“脉极虚寒则咳,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哽,甚则咽肿喉痹”,或者症见 “鬓发堕落”。治当温阳散寒,方用 《删繁》半夏消痛、止极、益气汤,同时用桑白皮沐头方外洗,可奏 “安发润生” 之效( “脉寒极方四首”)。③脾虚劳。脾虚劳是指因饮食劳损,或久病所伤强风吹拂,或思虑过度等原因所致脾之气血阴阳虚损的病证。脾之虚劳有阴血不足所致的虚热性证候,亦有阳气受损所致的虚寒性证候,或脾之阴血不足又感邪化热,故脾虚劳证又兼有实热证候。《外台》 载文将脾虚劳辨为脾劳虚热证、脾劳虚寒证、脾实热证、肉极寒证及肉极热证诸型。其一,脾劳虚热证。此证为脾阴不足,阴不制阳而致虚热内生,症见 “身体、眼目、口唇悉痿黄,舌来苦直,不能得咽唾,生地黄煎方” 治之; 或症见“四肢不用,五脏乖,反胀满,肩息气急不安” 邪热偏盛者,用 “承气泄实热半夏汤” (半夏、宿姜、橘皮、芍药、茯苓、白术、杏仁、大枣、竹叶) 治之( “脾劳实热方四首”)。此节虽云 “实热”,实乃阴虚所致虚热,只是其虚热偏于亢盛之故。其二,脾劳虚寒证。脾劳虚寒证是因脾之阳气不足,阳不制阴所致的 “阳虚则寒” 的病证。临证可有不同表现,若症见 “脾劳虚损,消瘦,四肢不举,毛悴色夭” 者,《删繁》 用牛髓补虚寒丸方治之; 若 “脾虚劳寒,饮食不消,劳倦气胀,噫满,忧恚不解” 者,《删繁》 用人参消食八味等散方益脾气,温脾阳; 若“脾虚寒劳损,气胀,噫满,食不下”者,《千金》 用通噫消食膏酒方 ( “脾劳虚寒方三首”); 或“呕逆”,“流肿腹满,短气,食辄证向不消,时时微下”,可用温脾汤或建脾汤、大温脾丸 (“温脾汤主脾气不足及不调下痢方二首”)。其三,脾实热证。此证为邪热犯脾,症见“不能食”,“胸满胁偏胀”,“胁痛,热满不歇,目赤不止,口唇干裂”,“舌本强直”,或 “梦歌乐而体重不能行”,“大便不通” 等。治用 《千金》 泻热汤,或《千金翼》 泻脾汤方 ( “脾实热方六首”)。其四,肉极证。脾主肌肉,由于脾之阴阳气血不足,不能温养或滋濡肌肉,可生肌肉虚劳病证。肉极之证亦有寒、热、虚、实之别。若脾之阴血不足,不能濡养肌肉,可致肉极虚热证,症见 “肌痹淫淫如鼠走身上,津液脱,腠理开,汗大泄”; 或“唇口坏,皮肤色变”,或 “脚弱” 等,可用 《删繁》 麻黄止汗通肉解风痹汤,或石南散; 《千金》 用越婢汤或西州续命汤治之( “肉极热方四首”)。若脾之阳气不足,肌肉失于温养而致肉极虚寒证者,症见 “体重怠惰,四肢不欲举,关节疼痛,不嗜饮食” 者,可用 《千金》 大黄芪酒方; 若症见 “右胁下痛,阴阳引肩背痛,不可以动,动则咳,腹胀满,留饮痰癖,大小便不利,少腹切痛,膈上寒” 者,用 《删繁》 大半夏汤方; 若症见 “肌肉变,舌痿……腰脚弱” 者,用 《删繁》 小风引汤; 若症见“四肢怠惰,或咳,胁下坚满,饮食不嗜,欲举不能,手足厥冷,忧恚思虑”者,可用《删繁》 五膈丸 (人参、附子、干姜、远志、桂心、椒目、麦门冬、甘草、细辛),以收温中阳,补脾气,散寒邪之功效 ( “肉极寒方五首”)。④肺虚劳。肺虚劳是指因过劳或者久病咳喘损伤于肺,或素体肺虚,或年迈肺脏功能衰退,均可导致肺之气血阴阳受损而生此类病证。《外台》 认为,肺虚劳者可有 “肺劳实热” 证、“肺劳虚寒”证、“气极热” 证、“气极寒” 证四者。其一,肺劳实热证。当肺受劳损,御邪功能下降时,可致热邪犯肺,或邪郁生热而致本证。症见 “气喘息,鼻张,面目苦肿” 者,《删繁》 用麻黄引气汤治之; 若久病而致肺之气阴不足,形成肺劳虚热,症见“咳逆气喘” 者,《删繁》 用麦门冬五膈下气丸治之。董湘昆其二,肺劳虚寒证。肺劳虚损,肺之阳气受损而病者,可成肺劳虚寒证,症见“腹胀彭彭,气急,小便数少” 者,《删繁》 用厚朴汤方治之; 若症见 “腰背苦痛,难以俯仰,短气,唾如脓” 者,《删繁》用生姜温中下气汤; 若症见 “腹中寒鸣,切痛,胸胁逆满,气喘” 者,《删繁》 用附子汤治之,或用建中汤以收培土生金之功。其三,气极热证。“肺者,气之本也” ( 《素问·六节藏象论》)。故气极热即肺极热也。若症见 “气喘息冲胸,常欲自恚钱妞,心腹满痛,内外有热,烦呕不安” 者,用大前胡汤以泻肺热; 若 “气极伤热,气喘,甚则唾血,气短乏力,不欲食,口燥咽干,竹叶汤” 以清肺热,养肺阴,止咳平喘 ( “气极热方三首”)。其四,气极寒证。肺主气,故气极即肺气受损而劳极。若 “气极寒、伤风,肺虚咳,气短不得息,胸中迫急” 者,用五味子汤以益肺气,散肺寒,敛肺止咳; 若“气极虚寒,皮毛焦,津液不通,虚劳百病,气力损乏” 者,用黄芪汤,温补肺之阳气。消散胸中阴寒 (“气极寒方二首”)。⑤肾虚劳。肾虚劳,是指因劳伤太过,尤其是房劳过度,损伤于肾泽美道,或者素体肾虚,或久病、年迈,致使致肾之精气阴阳虚损而成本病。《外台》将其证型归纳为“肾劳实热”、“肾劳虚寒”、“肾劳虚热证”、“骨极热证”、“骨极虚寒”,以及“精极” 诸证。其一,肾劳实热证。当肾有劳伤,御邪功能下降,此时若有湿热邪气侵犯于肾时使可形成本证。《外台》 云: “肾劳实热,少腹胀满,小便黄赤,末有余沥,数而少,茎中痛,阴囊生疮,栀子汤方”治之。此证显系下焦湿热证,为湿邪热邪犯及于肾系而成,治用 《删繁》 栀子汤,或《千金》 泻肾汤 ( “肾劳实热方二首”) 以清热利湿。其二,肾劳虚寒证。肾之阳气因劳致虚,阳不制阴,阴寒内盛而成此证。《外台》 于此则是随证施治,若症见 “关格塞,腰背强直,饮食减少,日日气力羸”者,《删繁》 用人参补肾汤治之; 若症见“耳鸣,好唾,久呿委顿” 者,用羊肾补肾汤治疗。其三,肾劳虚热证。肾劳所伤,损及肾阴,阴虚不能制约于阳而致虚热内生。症见 “四肢肿急”,或 “好忘,耳鸣无闻,四肢满急,腰背动转强直”; 或 “小便黄赤不出,出如栀子汁,或如黄柏汁,每欲小便,即茎头痛” 时,可用 《删繁》贯众散,或《千金》 疗肾热方 (“肾热方三首”),予以滋阴降火,清利下焦湿热。其四,肾气不固证。肾气不足,不能固摄下元,精关失于约束而生此证。故曰: “肾气虚损,不能藏精,故精漏失。”又说: “诊其脉数而散者,失精脉也。凡脉芤动微紧,男子失精。” 故选用人参丸,《范汪》 氏三物天雄散 ( “虚劳失精方五首”) 等方,可奏温补肾气,固摄精关之效。《外台》 又云: “虚劳尿精者,肾气衰弱故也。” “劳伤肾虚,不能藏于精,故因小便而精液出也。” 治用深师“男子尿精方”,或者“韭子散”,或《古今录验》棘刺丸 ( “虚劳尿精方八首”),以补肾气,温肾阳,收涩敛精。若为因梦而精失者,《外台》 称为 “梦泄精”,认为“肾藏精,今肾虚弱不能制于精,故因梦感动而泄也。” 方用深师韭子丸或鹿角汤 (“虚劳梦泄精方一十首”),可收补肾止遗之功。其五,骨极热证。肾主骨,开窍于二阴,肾有实热,可致骨热,故 《外台》说: “肾实热,病则色炲,隐曲,膀胱不通,大便壅塞,四肢满急”,故 《删繁》用干枣汤,《千金》 用三黄汤以清泻肾之邪热; 若病久损阴,转化成骨极虚热证时,则用 “骨实,酸疼,苦烦热煎方”(葛根汁、生地黄汁、生麦门冬汁、赤蜜),或用 “疗骨髓中痛方” (芍药、生地黄、虎骨) ( “骨极实方四首”)。以滋肾阴,清虚热。其六末世残兵,骨极虚寒证。如若肾极而伤于肾之阳气,失于温煦,可致骨极虚寒证。故曰: “骨极虚寒,主肾病则面肿垢黑,腰脊痛不能久立,屈伸不利,梦寤惊悸,上气,少腹里急,痛引腰,腰脊四肢常苦寒冷,大小便或白,肾沥汤方” 主之,方中羊肾、干姜、人参、桂心以温补肾阳,五味子、远志以安神定志,消除“梦寤惊悸”; 或用虎骨酒方 (“骨极虚方七首”)。其七,精极热证。“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 《素问·上古天真论》)。故“凡精极者,通主五脏六腑之病候也。若五脏六腑衰,则形体皆极,目视不明,齿焦而发落唱k小鱼仙,身重则肾水生,耳聋,行步不正,邪风逆于六腑,淫虚厥于五脏,故曰精极也”。“所以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善疗精者,先疗肌肤筋脉,治疗六腑五脏”。此证又有实热与虚热之分,若症见 “精极实热,眼视无明,齿焦发落,形衰体痛”者,用竹叶黄芩汤以泻其热; 若症见“五脏六腑俱损,虚热修真种植大户,遍身烦痛,骨中?痛烦闷” 者, 此为精极之虚热证, 可用 《千金》 疗精极虚热方 (生地黄、生麦门冬汁、赤蜜、竹沥、石膏、人参、芎?、 甘草、 黄芩、 当归、 桂心、 麻黄)以滋阴清热 ( “骨极实方四首”)。综上所见,《外台》 于卷十六专章论述虚损劳伤之病证,并进行了较深刻而详尽的汇集,有论有方,以证统方,真实地反映了中唐时期及其以前医学界对这一病证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研究的成果,为后世医学界论治虚劳病证和实践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提供了临床辨证施治,遣方用药的实践资料。4. 癥瘕积聚癥瘕积聚类病证是以腹腔内结块,患者自觉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证。此类病证多因脏腑失和,引起气血津液运行障碍,蕴结腹内而成。对此在 《内经》中已有论述,认为 “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 又说: “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 ( 《灵枢·百病始生》)。指出积聚类病证的形成的原因与气机逆乱 ( “厥”)有关,进而可致瘀血、汁沫 (痰浊) 相互凝聚而成。所载病证有 “积”、“聚”、“癥”、“瘕” 之名谓,具体病证之名如“伏梁”、“息贲”、“肥气”、“奔豚”、“石瘕”。对各病证的具体表现亦有记载,并制订了 “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 等治疗原则。《难经·五十五难》 对五脏积证有所发挥,《诸病源候论》 于卷十九列24论专述其病因病机和证候分类。《外台秘要方》 (以下简称《外台》) 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卷十二列38门及别卷有3门,合计41门援引19家108条文献,对此类病证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进行了较系统的汇集,反映了唐中期及其此前的研究成果。(1)病因病机据《外台》 所载文献分析,癥瘕积聚类病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邪毒侵袭,留著不去。风邪、寒邪、湿邪、疟邪皆属外感之邪,此类邪气伤人,可致气血津液凝滞日久而成。故说: “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腑脏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脏之气所为也” ( “积聚方五首”)。故曰“积聚……由腑脏为寒气所乘” ( “积聚宿食寒热方四首”)。二是饮食不节,滋生痰浊。《外台》曰: “此由饮水聚停不散,复因饮食相搏,致使结积在胁下。” 又说: “积聚痼结者,是五脏六腑之气已积聚于内,重因饮食不节,寒温不调,邪气重沓,牢痼盘结者也” ( “心下大如杯结癥方二首”)。又说: “癥者,由寒温失节,致腑脏之气虚弱,而食饮不消,聚结在内,渐染生长,块叚盘劳不移者,是癥也” ( “疗癥方三首”)。可见,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受损而失于健运,水液停聚,凝结成痰,痰浊阻遏气机,影响血行,终致痰、气、血相互搏结而成此类病证。三是情志所伤,气血瘀滞。《外台》指出: “肾之积也,起于惊恐、忧思所生也。若惊恐则伤肾,心藏神也。忧思伤志,肾藏志也。神志伤动,气积于肾”而成。又说: “七气者,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喜气、忧气、愁气,凡七种。气积聚坚大如杯若柈,在心下腹中” (卷八“七气方三首”)。情志为病,首先伤于气机,致使气机郁阻或逆乱,气不行血则血瘀,气不行津则生痰浊。痰、气、血相互搏结,遂成此类病证。此外,《外台》 还载有因食生肉、生米、食蛇、食鳖、误食毛发等原因致生癥瘕积聚者。说明积聚类病证之成因复杂,往往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2)辨证分类《外台》 将此类病证分为积、聚、癥、瘕四大类别。认为 “积聚者,由寒气在内所生也。血气虚弱,风邪搏于腑脏,寒多则气涩,气涩则生积聚也。积者阴气也,五脏所生,始发不离其部,故上下有所穷已。聚者,阳气,六腑所成也,故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 (卷七 “寒疝积聚方四首”)。明确指出积与聚的差异。积病为阴,病发五脏,病位固定; 聚病属阳,病发六腑,病位游移。其积病又有五脏之积: 肝之积名曰肥气,心之积名曰伏梁,脾之积名曰痞气,肺之积名曰息贲,肾之积名曰奔豚之分。《外台》 认为若腹中 “块叚盘牢不移动者,是癥也,言其形状可徵验也”( “疗癥方三首”),据此癥病又有 “疟母” (卷五 “疗疟方二十一首”)、“宿癥” (“疗癥方三首”)、“暴癥” (“暴癥方六首”)、“鳖癥” ( “鳖癥方四首”)、“米癥” (“米癥方二首”)、“食癥” (“食癥及食鱼肉成癥方二首”)、“发癥”( “发癥方二首”)、“虱癥” ( “虱癥方一首”) 等,以及“癥癖”、“癥积”、“肠覃” 诸名。瘕病有 “石瘕”、“鳖瘕”、“蛇瘕” 诸名。探究《外台》 对癥瘕积聚类病证的辨证分类方法,不外是据其发病原因命名,如 “疟母”、“米癥”、“蛇癥” 者是; 据病程及发病状况命名,如 “宿癥”、“暴癥” 者是; 有沿用古人诊断命名者三代雷影,如五脏之积、肠覃、石瘕者是。(3)辨证施治《外台》 对癥瘕积聚类病证的治疗是遵循临床病证特征而施方治疗的。其所用方法有如下几种:①利水化浊消癥法。此法适用于以痰浊水湿凝聚为主而成者,方如《肘后》“葶苈、大黄、泽漆” 疗心下有物如杯者方 (“心下如杯结癥方二首”),以及《备急》 练中丸( “食不消成癥积方四首”)。②寒热并用,理气活血软坚散结法。方如《广济》 鳖甲丸(“癖硬如石腹满方二首”) 及崔氏温白丸( “癥癖等一切病方四首”)。③破积软坚消癥方。此法适用于癥积日久不散者,方如范汪破积丸 (“积聚方五首”)。④温里散寒,理气破积消癥法。此法适用于积聚兼有里寒之证。气、血、津液均有 “喜温恶寒,寒则涩不能流” 的特性,故用 《延年》 治疗腹内积聚方,或《延年》 白术丸( “积聚方五首”) 及深师乌头丸( “积聚心腹胀满方一首”)。⑤清热解毒,消积破癥法。此法用于治疗积聚郁而化热之证,方如范汪破积丸、顺逆丸等。⑥扶正消积破癥法。此法用于久病癥瘕积聚,正气虚损者。若兼气血不足者,可用崔氏桔梗丸; 若兼阳虚者,用《延年》 人参丸或黄芪丸; 若伴气阴两虚者,可用《必效》 鳖甲丸(“癖及痃癖不能食方一十四首”)。综上所见,《外台》 对唐中叶及其以前有关癥瘕积聚病证的病因病机、病证分类,以及临床治疗用药诸方面进行系统地汇集,先论后方,有理论探讨,有临证施治用药,对这类病证的研究和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未完,待续)
国家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课题组专家、中国光彩集团副总裁徐群贵教授
2018年8月11日

您的打赏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谢谢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139 2017 08 22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