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17号线汇金路站历史与规划——崧泽,赵巷还是香花桥?-徐泾便民

17号线汇金路站历史与规划——崧泽,赵巷还是香花桥?-徐泾便民

点击进入徐泾同城,共建美好家园!
17号线汇金路站在盈港东路汇金路口。汇金路站是地下一层侧式车站(有地下二层换乘通道),汇金路站向东不远就是17号线出地口。

17号线北侧是赵巷地去,从北向南,赵巷地区主要有油墩港和崧泽遗址等地区

这里是上海起源
是个历史深厚的地方
汇金路历史
这里地界属于赵巷镇金汇村,北侧(秀源路以北)是香花桥街道的七汇村。 现在汇金路以东的住宅区称为崧泽华城。
2006、2017年天地图上的这一地区 (在2006年天地图上大致画了各街道、镇的边界),注意:崧泽遗址


接下来小西重点介绍油墩港和崧泽遗址
油墩港:
八十年代开挖的油墩港现在是上海高等级航道网环线的一部分北起吴淞江,穿越青浦、松江的9个镇,汇入黄浦江上游的横潦泾。青浦段18.84公里系全部新挖,1979年动工,1990年底完工;松江段长17公里,其中14.75公里系新开, 1959年起开挖,到1991年底完工。全长35.84公里的油墩港全线挖通。南北两端各有船闸一座。可通航100吨级船只。是青松大控制区北水南排的主要河道之一。

崧泽塘,古河道,吴淞江支流之一,80年代初仍是重要河流

80年代青浦县水系图上的崧泽塘
由于实地开挖油墩港,崧泽塘许多河段被填没,已经断断续续不连通了。

2017年天地图上,崧泽塘南段
崧泽塘北段,经过章堰古镇,与经过重固、青龙古镇的老通波塘汇合,流入青龙港。

2017年天地图上,崧泽塘北段
曾经青浦重要的河流段都为油墩港让位足以见得油墩港的重要性
崧泽遗址:
崧泽遗址位于崧泽塘与西侧的油墩港之间,崧泽文化是以青浦崧泽古文化遗址的中层文化为代表的一类新石器时代古文化。崧泽文化距今约5300~6000年,分布范围大致在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太湖以东地区。1982年全国考古学家在杭州举行的中国考古学年会上,认定崧泽文化是前承嘉兴马家浜文化,后接余杭良渚文化的一种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的文化。


崧泽遗址是2013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5月18日,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

小西接下来就带你们去了解一下崧泽文化
崧泽名称的由来:
崧泽文化遗址的发现,源起于上世纪50年代流传在青浦崧泽一带的神秘传说:崧泽村后有一座假山坟,当时上面都是明清古坟,这座假山坟的来历有几种传说,最有名的说法,是晋代名将袁崧战死后,头颅不见了,皇帝赏赐了一个金头,就埋在假山坟下

在传说的基础上的古地图,有地名崧宅q版刘关张 。当时陆深就有疑问:
崧泽,应该是古沼泽中的一块高地。


为了解开疑团,1957年征得江苏省文化厅同意后,上海考古专家去崧泽村做了调研(当时青浦还属江苏省)。这座假山坟长宽均为90米左右,高度约7米。几番探索后,并没有任何晋代遗迹。否定了关于袁山松葬于这里的传说。
不过,却在土里找到了3块新石器时代的陶片。但当时崧泽并不在上海的行政区划内,进一步的考古探究没有开展。1958年青浦划入上海市后,村民在挖鱼塘时,又在村北农田发现鹿角、陶片和石器。报告了市文管委。

市文管委研究决定,在崧泽村进行考古试掘。1960年11月考古队进驻崧泽村,他们根据经验判断在6个不同的地点开掘,前5个坑在农田里,发现的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物品,第6个坑挖在假山坟上,在这里,考古队员找到一个新石器时期的祭祀坑,还发现了陶釜、陶鼎和陶杯,3件陶器的年代都在5000年以上。
可惜的是,此时的假山坟只有4米高,上面的约3米高土堆被附近砖厂挖去做砖了。

1960年11月试掘坑位置(红方块,60T1~6)
崧泽村地势低平,海拔3.03米,地下水位高,村中有崧泽塘、假山浜和横泖等河道穿过。村北有土墩,原高7米,长阔各90米,俗称假山墩,相传为袁山松葬地。1960年冬,对遗址进行试掘,挖掘了6个探方,面积44平方米。在假山墩上的探方发掘中,发现了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其中包括一个灰坑和一座墓葬,大量夹砂红陶、泥质红陶和灰黑陶片。

1961年5月21日至6月18日,组织了第一次有计划的发掘关东摄影网,在假山墩上挖掘5×5米探方18个约拿情结,后又增开了2×2.5米和1×2米的2个小探坑,揭露面积共457平方米。除在地层上了解到新石器时代遗存可分为上下两层外,重点清理了新石器时代墓葬50座。
崧泽遗址的发现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1961年正式发掘时,上海博物馆专门组织干/部以参加劳动的形式,充当开挖工人。一般挖掘都是请农民挖的,这次却是领/导干/部齐上阵,足见对崧泽遗址的重视。


1974~1976年之间,又组织第二次有计划的发掘,由于崧泽遗址的中心位置就在当地的一所学校操场内,只能利用暑假时期学生放假,连续三年在7~8月进行开挖,烈日下人在室外已经酷暑难耐,身处三四米深的探坑,更是密不透风,简直跟蒸笼无异…… 共开大探方6个,揭露面积202平方米,清理了新石器时代墓葬46座。


由于遗址旁边油墩港的开挖,1987年进行了油墩港开挖地块(第三次)的抢救性发掘


1994年上海市设想在遗址上建一座陈列室(后陈列室没能立项),故在冬天对遗址规划陈列室地块再次挖掘(第四次)至1995年,共发掘了大探方3个。


2004 年2 月底究极系统,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因为遗址区内将建造遗址博物馆而进行抢救性发掘(第五次),5X5探方19个+5X2.5探方2个,揭露面积共500平方米大唐女驸马,发掘工作从 2 月至 4 月底结束,又获得了许多新的重要考古成果。


崧泽古文化遗址的试掘和多次有计划发掘,总揭露面积为1203平方米,发现部分几何印纹陶遗存和新石器时代的居住遗迹,清理了墓葬100座(包括零星发现的3座)。

崧泽村假山墩遗址,已知其基本文化内涵可分三层: 下层是居住堆积,出土的典型器物为石器、陶器、骨器、玉器和动物骨骼、植物种子等,其特点为马家浜文化晚期的堆积。经用C14测定,距今5985±140年前(经树轮校正年代,下同)。中层是一处墓地,可分成3期: 第一期墓葬,个体掩埋,比较分散,头向多为朝北。随葬器物少,一般只有1至3件,有的无随葬品,仅一墓有17件,房艺谈其中生产工具较多。器物主要有石斧、石石奔还有陶釜、陶豆、陶壶等。
第二期墓葬,虽然仍为个体掩埋,但常常数具骨架在一起,较有规律。头向北偏东或南偏东。随葬器物增多,一般为2~5件,有的多至14件。随葬的石器数量减少,陶器已可看出组合。最常见的是鼎、豆、罐、壶,其他尚有盆、钵、觚、碗、盏、澄滤器等。

第三期墓葬,埋葬特点大体与第二期相似。随葬器物中生活用具增多,生产工具少见。随葬器有2~14件。陶器的组合为鼎、豆、罐、壶、杯,此外还出现瓶、尊、坛、碗等新的器形。
三期墓葬的特征,由于各墓时代上的紧密衔接,器物也显示了渐变迹象。其特征既不同于马家浜文化,也与良渚文化有较大差别;它既叠压在马家浜文化层之上,又被叠压于良渚文化层之下。据墓葬人骨的C14测定,绝对年代距今4900~5800年之间。
遗址上层也是居住堆积,遗物除有大量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外尚有少量石器,偶见铜器,应属于青铜时代文化,约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中期,距今约2500~3000年前。

经过多次有计划的挖掘,沉睡地下数千年的历史文物重见天日。遗址清理出古墓葬100余座,出土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等珍贵文物上千件。上海地区西部形成陆地的历史大约有7000年,崧泽文化遗址最下层的马家浜文化时期距今就有6000多年。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崧泽遗址中层出土的文物继承了下层马家浜文化的特点,此后又发展成距今4000多年的良渚文化,而这段历史此前一直都是考古界的空白。这一时期的文化被考古学家们命名为“崧泽文化”。


这里需要搞清楚:崧泽挖掘的文物中,只是中层出土的属于“崧泽文化”,而下层的文物属于“马家浜文化”,上层的文物属于“良渚文化”
挖掘出来的古文物是属于不同年代不同地层的,越下层越古久越原始。
另外由于地区差别(例如长三角地区、中原地区、珠三角地区之间),出土的文物虽然可能在同一时期,但由于文明进度不同,也会有很大差别。所以,考古学家们将同一大区域同一时期的文物性质类似的归类,按照发现的地点来进行命名:
“崧泽文化”就是在长江下游地区,最早在崧泽遗址发现的中层的文物,大约在6000~5300年前的文物,青浦福泉山等地区也有属于“崧泽文化”的文物。

“马家浜文化”最早1959年在浙江嘉兴的马家浜遗址发现,大约7000~6000年前。

“良渚文化”最早1936年在杭州北的良渚遗址发现,大约5300年~4300年前

而历史时期还要近的被称为“广富林文化”(4200~4000年前)“马桥文化”(3900~3200年前)的,就与“良渚文化”等就有明显不同,已经带有北方中原、南方地区的文化遗存。

上海第一人
2004年春天,考古学家在对崧泽遗址进行第五次发掘时,发现了马家浜文化时期的7座墓葬,其中一座俯身墓葬中的头骨保存较为完好。通过先进的成像技术,"上海第一人"的相貌被复原。这是一位年龄在25岁至30岁之间的男性,面部略显低矮,鼻根低平,跟东亚蒙古人相似。至于他为何俯身而葬?考古学家尚未找到合理解释


还有许多的第一在这里诞生

上海第一村

上海第一房
汇金路周围发展:


在2018年9月30日二期即将开放超级同居时代,据悉会有一众青浦第一次进驻的品牌如海底捞、MUJI等进驻

青浦第一家网红「海底捞」就要来了!就在赵巷!
而新城一站大型居住社区位于青浦新城东部,轨道交通17号线新城一站就位于基地内,项目四至范围为东至油墩港、西至上海绕城高速(G1501)、南至沪渝高速(G50)、北至上达河。
为了满足规划导入人口的生活需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根据相关规范按照10.38万人、两个居住社区的规模进行配置。以公园东路作为两个居住社区的空间界线,设置南北两处社区中心,布置满足居住生活需要的行政办公、商业、文化、体育、医疗和社区服务设施。

菜场

社区文化中心

行政服务中心

秀涓路幼儿园
出门就是商业和教育配套
简直是美好生活呀
日新月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汇金路的周围每天在发生变化
着实让人惊艳了
更坚定
美好生活的向往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

大徐泾有属于自己的同城软件啦!!!

『徐泾同城』旨在提供徐泾范围内的便民服务、同城交友、寻人寻物,餐饮美食的折扣优惠,当地求职招聘,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快速找到栖身住房。二手物品当地交易以及置换,提倡低碳环保的生活态度,保护环境,共创美好家园!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151 2018 01 02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