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177年前的三元里,风雷激荡,这股三元里精神有几分流传到今天?-文化白云

177年前的三元里,风雷激荡,这股三元里精神有几分流传到今天?-文化白云十香丸

177年前的三元里,曾经风雷激荡,人们的勇气汇成洪流,冲向了那不可一世的英国人的阵地。自那以后,三元里,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再也无法抹去的地标。
当时间跨过漫长的岁月来到今天,在时间的磨灭与社会的变迁之下,古老的三元里村落早已数次变换了模样,村民也已是更迭数辈,而当年豪气干云的三元里精神,又能有几分流传到今天?关于满是传奇色彩的三元里精神,我们始终充满着疑问,同时怀着无比的敬意,去追溯它的源头,去挖掘它的故事,去看它如今的样子,去思索它未来的方向。

三元古庙为三元里平英团旧址。
一问:
三元里精神是什么?
记忆:“旗进人进,打死无怨”
1841年的5月,虽是初夏,却不见生机。鸦片战争的炮火已经延绵将近一年,无力退敌,畏洋如虎,广州城上飘扬的满清龙旗正在失去它往日的威严。
事实上,在5月26日那一天,无能的统治者已经升起向英国人示降的白旗。27日,《广州和约》签订,英人索赔600万两白银。28日,英军四出抢掠,开棺掘坟,奸淫妇女,官府此时却贴出告示:滋扰夷人者军法论罪。国仇与家恨交叠,此时的民怨已炽。
29日,一伙英军闯入越秀山下的一座村庄,调戏妇女,横行施暴。本已怨愤不平的村民彻底被激怒,群起而攻之,用木棍与锄头当场打死作恶的英人。这一次意外事件直接点燃了那场名载史册的抗争的导火索,而这座此时还籍籍无名的村庄,叫做“三元里”。

为应对英军的报复,三元里村民决定先发制人,召集村中所有16—60岁男丁,决意死战,以黑色三星旗为令,誓愿“旗进人进,打死无怨”。同时四出联络城郊各乡团练、社学以联合抗敌,因官府的昏庸无能,侵略者的作恶多端,早已激起鼎沸民愤,由是应者云集,前后竟达103乡之多,万人之众。

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人民自发的武装反抗外国侵略的战斗。
随后的故事则早已被人们所熟知仙子饶命。30日,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村民将英军包围,趁大雨致英军火枪失灵之际,奋勇冲杀,一日之间杀伤英军众多,迫使英军狼狈退回四方炮台。虽然此后在昏庸的清政府的介入下,村民被迫解围撤退,但这一役已然是载入史册,成就“三元里抗英”赫赫威名,流传至今。
溯源:边塞风骨传承千年
为什么会是三元里?一直都有人不断追问,当年英军肆虐广州,诸乡为之荼毒,为何偏偏是三元里人最先举义抗暴?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而被很多人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三元里人所特有的不畏强暴、勇于赴义的慷慨之情。
据《三元里村志》所载,李姓是三元里的第一大姓,占村中人口约70%~80%。有趣的是,因为“李”“鲤”同音,考虑到避讳,所以三元里人从不把鲤鱼叫做“鲤鱼”,而是称之为“勍哥”。

“在汉语中,房艺谈‘勍’是强有力的意思,‘勍哥’就是强壮的男子。”曾在三元里任教17年,并参与编纂《三元里村志》的伍老师告诉笔者,这虽是小细节,从中却折射出不仅仅是李姓,而是所有三元里人骨子里不肯弱于人的要强个性,“一位参加过广州起义的三元里老前辈跟我说,三元里人最不能忍的就是别人‘虾’到面上(意即欺负到头上),越是欺压越要反抗。”
这样的个性,几乎是烙刻在三元里人的基因里,追根溯源,则是在对抗外敌的国家历史中所沉淀下来的民族品格。
“三元里的李姓家族最初来源于著名的陇西李氏,陇西李氏长期戍边,甚至能追溯到秦时,延续了几个朝代,西汉名将李广就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一个。”伍老师说,陇西李氏从秦到宋,保家卫国,武将层出不穷,直至南宋时的一个分支迁移至三元里时依然如此。因此他们一直传承着尚武之风,并沿袭着先祖的军人风骨,以及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
这或许正是三元里精神的雏形,在薪火相传中,将边塞遗风一路传承至1841年的三元里,守土卫家的豪壮勇气在那一天被彻底激发。或许,三星旗下战斗的不仅是义勇乡民,而是千年不尽、贯穿于家族历史中的民族英魂。

三元里抗英纪念碑上写着:"一八四一年广州人民在三元里反抗英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以此来纪念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内涵:展示中华民族不屈脊梁
那么,我们所说的“三元里精神”又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却又很难全面地诠释出其内涵。
清代诗人张维屏所感动的,是国难当头,一群质朴农民为保家卫国所奋起的匹夫之怒。他在叙事诗《三元里》中写道: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更可贵的是,不只是三元里人,在当年还有成千上万的别村乡民响应云集,他们与三元里人一样,虽然平凡无奇,却同样满怀着壮志豪迈。
三元里街文化站站长黄影红则告诉笔者,家国情怀是三元里精神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这一点不仅仅是表现在三元里抗英当中,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闪现。在抗战时期,日军实行奴化教育厝边头尾,强迫学校教授日语,三元里人却以“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声”相互告诫,反倒暗地相约请来私塾先生让子孙继续学习中华文化。
伍老师认为20世纪初编纂的《南海县志》中,评价三元里人的部分,可以部分展现出何为三元里精神,其中就写道:金利司三元里好汉杯,民俗愿朴,性鲁直,勤动耐劳,勇于赴义。这些几乎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事实上,三元里抗英就是向世界展示出中华民族宁折不弯的脊梁。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三元古庙曾被英法侵略军焚烧纪言恺。咸丰十年,由三元里村民众捐资重建。现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
而在2016年,白云区也通过网上征集、票选出了为大众所认可的“三元里精神内涵”:保家卫国、实干担当、敢为人先、自强不息。这无疑是融合了当下时代精神的诠释,也充分反映出三元里精神对于当代社会发展的导向意义,提醒着人们以先人为范,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需奋发图强。
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许,三元里精神的重要之处不在于它述说着怎样的内涵,而是它永远都会像一面旗帜在历史的长河中猎猎飘扬,从不同的角度激励着三元里人,广州人,乃至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们,在前行的路上无论平坦崎岖,都能奋勇前行。
第二问:
三元里精神今何在?
发展:旧村落焕发新荣光
历史的车轮碾过三元里村这个千年古村,深深浅浅的印记中,始终都能看到三元里人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精神贯穿其中。尤其是从近代的抗英,到解放后成为广州地区的“菜园子”,再到城市化进程中,三元里人一直坚持着他们的团结一致,始终以集体为先,在此基础上求新求变,实现了三元里的不断发展。

1958年,三元里成立了广东省最早的人民公社之一,并且发展良好,欣欣向荣。在后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席卷广大农村时,三元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讨论决定坚持集体致富的路子。
1980年起,广州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三元里村的耕地被大片征用,农业收入出现大幅下降。在当时的三元里人看来,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逐渐被城市建设征用,农村逐步变为城市是大势所趋,关键是要搞好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富裕,才是出路。
进入千禧年,三元里村管理层大胆对集体经济实行现代股份制企业改造,政企分开,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扩大了原乡镇企业的经营范围,与港商合作,以“三来一补”或合资合作的形式欢乐叮当,兴办加工厂。后来,各经济社又陆续办起了餐饮、住宿、商贸批发等服务业,通过“积累、发展、再积累、再发展、上档次”的良性循环,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而在享受着发展带来红利的同时,三元里人也努力消化着城市化发展的附属品——城中村的脏乱差。这个古朴的历史名村力求经济与文化文明齐飞,并在近两年克服重重困难,逐步实现蝶变,城中村环境日益改善。

在今天,走到广园路旁的三元古庙,可以看见,其周边的出租屋和商铺进行了风格统一的整饰,建筑物外墙贴上了古色古香的青砖,整体面貌让人眼前一亮。古庙旁新改建的三元里村历史文化展览馆,陈列了三元里村历史文物和图片。走入村中,不只是抗英大街、三元古庙,三元里中学、小学周边环境也变得靓丽起来,修缮后的南约和北约门楼修旧如旧,村内路面也铺上了平坦的花岗岩路板,古老的村落正在焕发着新的荣光。


印记:让更多人知道三元里的故事
自广园中路进入抗英大街,巨幅的舞狮镂空刻画和白底红字“三元俱兴时和利”尽收眼底,径直朝前走,则是另一巨幅扇形、刻有反映粤剧演绎情形的画作,其中花脸、小生形象栩栩如生。在三元里村的另一入口,与舞狮相对应的则是舞龙以及“三元皆备天地宽”的巨幅镂空字画。

“舞狮、粤曲以及武术,在三元里的文化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三元里街分管文化线口的副调研员孙万明解释道,这样的设计,其实是希望越来越多的游客,在娱乐休闲的同时熟悉三元里历史,接触到三元里文化的精髓。
不仅如此,三元里街还着手从内街内巷入手,以2016年的地名普查为基础,结合村内长者的口述历史,逐步发掘村内的巷名由来、名人轶事、历史掌故,还原这一历史古村的点点滴滴。

三元里古庙开辟为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馆。
文化需要传承,正如历史需要铭记。2016年,浓缩了三元里村百年风云的三元里村历史文化展览馆,与三元里古庙相呼应,成为三元里村文化内涵的重要传承载体。黄影红介绍说,整个展览馆该如何布置陈设,都是经过细致考证、反复斟酌的。“主要是参考各种历史史料,还召集了三元里村的年长族人集中讨论、提出意见。”讨论的结果是,展览馆需保留三元里抗英斗争史实、三元里南约门楼建筑等具有三元里村特色的内容。

三元里历史文化展览馆以历史文献、珍贵图片、场景再现等多种形式,浓缩了三元里村的百年风云。
“我们的留言册上,有包括全国各地的游客留下的笔迹,甚至有来自英国的一名游客,他说来到这里才知道他们的国家有过这样一段历史,他感到尴尬。”黄影红说,展览馆正在让更多的人了解三元里,了解1841年那场斗争中发生的故事。
正如我们所看到,无论是区里还是街道,近年来都在不断加大力度保护和弘扬三元里精神,而正是在历史发掘保护、文化的发扬传承中,三元里精神正在从历史的深处中走来,变成触手可及的精神文明宝库。
第三问:
怎样传承和弘扬三元里精神?
传承:三元里精神薪火相传
“来,大家看这里,这条街就是群英大街了,以前都是机耕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元里村重新修路,就把这条路按照以前人民抗英历史事件,命名为群英大街,群英就是群众英雄的意思,纪念英勇抗英的人民群众。”在一次亲子徒步走地名活动中熊岳温泉,原三元里村民兵营营长李转荣受邀作为活动的导赏员,边走边讲解三元里地名的来历。

导赏员解说鲜为人知的地名故事。
“很多历史、地名小故事,故事里便蕴含着三元里精神。不少故事只有老一辈才知道,年轻人基本上都不清楚。”三元里街相关工作人员说,随着城市的发展,村子也在发生变化,地名背后的故事,更显弥足珍贵。
这正是三元里当前所面临的难题:如何讲好三元里故事,让三元里精神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上述的“以地名讲故事”正是三元里所作出的尝试。

三元里抗英斗争牛栏岗战场遗址。
伍老师则认为,三元里精神的传承必须从儿童抓起。“每当我们的鼓号响起,心中飘着三星战旗,牛栏岗的喊杀声还在耳边回想,三元里的凯歌烙刻在我们心里……”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三元里小学的校歌《每当我们的鼓号响起》必定会唱响,这早已是三元里小学的传统,而词曲正是由伍老师所作。
校长温绵雄更是曾经花费近一年的时间,走访三元里村的老人,挖掘村内历史,为学校发展定下基调: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如今,三元里小学除了开设各类“大爱教育”课程,还将抗英大街定位“红领巾街”,以此为基础发展学生“寻根员”“巡视员”等,让学生们细数三元里村的每一个祠堂,走访街道融入社区,探访老人院,让“大爱”在学生中生根发芽。
也有人希望以文化作为载体,让三元里精神流传下去。年逾80岁的刘泽邦在今年5月辞世,但他却留下了86幅关于三元里抗英的画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且深刻地讲述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
“刘爷爷的画,好像将我们带到了抗英斗争硝烟弥漫的战场,很有教育意义。”曾观看过刘泽邦水彩画展的一位学生不无怀念地说道,“刘爷爷离我们而去了,他要讲的抗英故事,他要表达的三元里精神,永远在我们心里。”
【观点】
铭记历史 点亮未来
曾任三元里村领导的李国强在《三元里村志》的序言中写道,抗日战争期间,三元里村也遭到了日军蹂躏,后辈永不可忘。但并不是记仇,更不是为了报复,而是要牢记国耻,致力于振兴中华。
记住过去,是为了改变未来。同样的,我们要铭记三元里抗英,目的不在于宣扬仇恨或暴力,而是要继承并发扬那些宝贵的品格,去开创更为美好的未来,这或许才是传承三元里精神的根本之义。
综观中国近代史,抚卷长思,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不思进取后遭遇的艰难处境,更看到了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无畏,也看到了人民力量的无穷,看到了积贫积弱下中华儿女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这足以为后世之鉴。从这个角度看来,三元里精神绝并不仅仅属于三元里人,也不仅仅属于当年响应云集、英勇赴义的广州人民,它应是属于所有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融入于华夏儿女血脉当中的核心价值观。
无论我们用什么的形式去弘扬三元里精神,归根结底,都应是鼓舞人们奋发向上,自强不息;无论以何种方式继承三元里精神,都莫过于不断完善自身,勇于积极进取。而这恰恰是与当下的时代精神不谋而合,这也正是为什么现下的我们更需要牢记三元里精神的原因所在。
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也正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我们的身边,随处都可看见蓬勃向上的力量,包括白云区,也正向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现代化中心城区而不懈努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每一个三元里人史前巨鸟,每一个白云人为之添砖加瓦。
因此,对于活在当下的我们来说,传承和弘扬三元里精神最好的方式,或许就是努力工作或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实现自我的价值,哪怕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也能以微薄之力,贡献于推动社会进步的事业当中。无数人的自强不息,就可以汇流成河,构成一个国家持续向前的伟大力量,一如当年牛栏岗上让英国人丧胆亡魂的人民的洪流,无法阻挡。

文|陈亮嘉 史阳
图|石建华谭札烽
排版|陈会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147 2019 06 19  
« 上一篇 下一篇 »